我心光明之:九品论人 七略裁士 ----诗裁《画品》
——楚水
《画品》是南北朝梁武帝萧衍时期,谢赫所写我国最早的一部书画理论著述。一说谢赫生卒不详,事迹不可考。善画,尤善人物肖像。又有一说l是生于公元479年,卒502年,英年早逝,爱画时装的靓女,算是开宗立派的书画理论家,特别是确定书画六法之说,足可谓之品读书画的根本大法,时至今日,仍为业界标准,为世人之所遵循。
“ 六法者何?
一,气韵生动是也;
二,骨法用笔是也;
三,应物象形是也;
四,随类赋彩是也;
五,经营位置是也;
六,传移模写是也。”
----钱钟书先生《管锥编》,释之为:
“一,气韵,生动是也;
二,骨法,用笔是也;
三,应物,象形是也;
四,随类,赋彩是也;
五,经营,位置是也;
六,传移,模写是也。”
----这两种断句,句读标点,都有其道理。如若何之为气?何之为韵?就值得思考。老楚同志认为气韵是一幅画的格调,如一个人的品行与人格,决定一个人的涵养与素质。气韵,生动是也,也就是说有思想,有灵魂,才能栩栩如生。用笔使气,而墨染韵成。
何谓骨法?记得季羡林老先生说:骨气,唯中国文字之特有,无法直接词译为外文。那么,骨法是不是也类似骨气呢?应该是铸出气质,养耐精神的一种方法呢?表现在书画上,就是用笔与运笔,即骨法用笔,或骨法,用笔是也。
应物者,指根据器物的外形而造像,除了“象形”二字,还真难用其他文字,简明扼要,一以贯之,说明这浅显易懂的道理。所以,应物象形,即象形是也。
隨类赋彩,是指着色涂抹,在书画上属于“技”的范畴,而赋彩之赋,又多了一层“术”的追求,大有华山论剑某种意味。
而何为经营?决非生活中所说经营,更不是经营销售书画,大若经营山河,经营人生,是指布局谋篇,立意写心,如取法乎上,即位置决定视野。位置高下,同样决定一幅作品的格调。所以,经营位置,就是经常江山,把握乾坤。所以说位置是决定性因素,故尔要经营位置是也。
至于传移模写,传应该读chuán,与“移”大概相近,多少有点轮扁斫轮的意思,而模写应为“摹写”,更接近中国画的本质,也就是说,唯照猫画虎,才能不画蛇添足。
差不多与谢赫同一时期的诗论家钟嵘《诗品》:九品论人,七略裁士。老楚同志则认为论人也好,裁士也罢,关键在一个“品”字上。人至无求品自高,那么对于一幅书画作品来说呢?怎么样才能表现出这种境界呢?其实,画品就是人品,如读一本好书,就像与某一位高尚的人对话一样,让自己的思想素质得以提升,就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画如其人,字如其人,一幅书画作品,写就一个人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