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员化身“寻人超人” 3年帮36个走失者回家

正观见习记者 程子鑫
2021-06-17 09:37
从事外卖员3年多了,35岁的洪成木的眼睛就像一个被固定在电瓶车上的监控摄像头,习惯性地朝路上行为举止怪异的人打量。3年来,他帮助了36名走失者回家。

 别的外卖员忙着多送几单,而福建省南安市霞美镇的洪成木有时却“卡点”送餐,因为他有着另一个身份——寻人者志愿者。三年来,他曾帮助36名走失者回家。其中有29人是他在路上碰到的,另外7人是他帮救助站寻找到的。

500年前,洪家一部分族人从晋江市英林镇搬到南安市霞美镇,当晋江市的宗亲从电视上看到白岩松为洪成木寻人点赞,他们觉得这是为闽南洪氏大家族争光,奖励了洪成木5000元和两块奖牌,但洪成木没收钱。

出名后,洪成木依旧重复着之前的生活,一边送外卖,一边紧盯霞美镇的街头行人。一个同事曾帮他规划“网红之路”,开直播,拍视频,也被洪成木拒绝了。

洪成木

“很开心真的

洪成木上一份工作是在电子厂。他过着枯燥的工厂生活,日复一日面对着车间流水线,上下班同样的路他走了无数遍,看新闻是他枯燥生活的消遣方式。那时的洪成木就对媒体发布的本地走失信息很是在意,经常把走失的信息转发到朋友圈。

他的微信好友很好奇地问他为什么总是转发这种内容,“我觉得也没什么亏损,能帮一下就帮一下嘛,就慢慢养成了这种习惯。”洪成木告诉正观新闻记者。

2018年,洪成木改行做了全职外卖员。工作自由,踏实就能挣钱,这两点符合他的要求。当时的他或许没想到,当他把留意寻人启事的习惯和外卖员这份走街串巷的工作结合起来,将会发生什么。

外卖员是一个辛苦的工作,除了凌晨和上午,一天都是高峰期。早上订单少,他经常早上抽闲暇功夫,打开媒体平台的寻人本地栏,将每一个走失者的模样和细节录入脑海。

2019年初的一个早上,“32岁男子,身高1米7,拖鞋,精神障碍,在泉州市北峰街道走失。”当看到这些关键字,洪成木就记住了这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可怜男人。由于着急要去上班,他忘记了把消息转发到朋友圈。

当天晚上9点多,洪成木正赶去送餐,一个人迎面走来,他俩对视了一眼,但夜晚的光线不好,洪成木并没看得那么清楚。“有种面熟的感觉,”洪成木说,“然后我就掉头回来,仔细观察后发现,他穿的拖鞋和寻人启事上的拖鞋很像。”

洪成木和他进行了简单的沟通,这个男子特征和洪成木记忆中的走失信息匹配。但是家属的联系方式他不记得,翻查白天的浏览记录无果,眼看送餐单子也快要超时了,洪成木有些焦急,干脆报了警。

第二天早上,他心里还惦记着这个人,仔细查看一条一条浏览记录,最后找到了家属的联系方式。“家属说警察当天晚上就把儿子送回去了,”洪成木说,“虽说没有把这个走失者亲自送回家庭,但对我来说,这也算是一种成功的案例。我当时也是忍不住骄傲一下,很开心,真的!”

帮助走失男子回家让洪成木第一次尝到了助人的甜头。

从被动到主动

白色T恤,黑色短裙丝袜的女子,在街头东张西望,神色慌张,洪成木的直觉告诉自己,她应该不是这里人。

“但是她的衣着打扮挺时髦的,我不好意思上去问,怕人家误会。”于是,洪成木停了车,打开手机软件搜索当地的寻人启事,送餐时间一秒秒接近,一条条的寻人信息划过,他没有查到此人,不免有些丧气,“算了,还是送餐去吧。”

晚上7点30分,洪成木下班了,他饭前有个习惯,刷新闻。泉州本地媒体发布的一则消息引起他的注意:“身高145CM,体型偏瘦,患智力障碍,右眼下方有颗黑痣,走失时穿白色短袖、黑色短裙。”

女子的穿着信息立马让他一激灵,洪成木立马拨打家属电话核实,这才得知该女子就是走失女子。

派出所、朋友圈、走失者家属,在他的联系下,都行动起来了,洪成木开始了他人生中真正意义上的走失救援。

晚上8点左右,走失女子的家属从泉州市区赶到了霞美镇。一波外出寻找,一波留着看监控。霞美镇的大街小巷洪成木都了如指掌,他一边紧盯着监控屏幕,一边思考女子可能去往的方向。

当他准备出去寻找女子的时候,他的微信好友给他发了一个照片,图片中正是那个走失女孩。

走失女子

“你可要给我看好了!我马上过去!”他匆忙骑上送外卖的电车赶去现场……

这次帮助时髦女子回家的经历,也成了洪成木人生的转折点,从只是转发的旁观者变成了帮助走失者回家的参与者。那天晚上,很少喝酒的他喝上一壶绍兴酒。

家属见到亲人回归时,久经压力下释放的眼泪,放怀的欢笑,他同样被感动。当从自身的爱好中感受到价值,他喜欢这种充实的感觉。

“寻人超人”

有了几次帮助走失者回家的经历,上有老下有小的他决定做兼职外卖员,多余的时间,无偿做寻人志愿者,帮助走失者回家。兼职的收入就比较低,每天下来,他只能跑30多单,每单4元钱,在外卖站50多个外卖员中,他的工资收入处于中下等,但妻子是支持他的。

他的站长黄艺亭对他的选择并不意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而且他做的又是公益,我们都挺支持的。”黄艺亭知道了洪成木的事,上下班时间就对他放宽了限制,平时遇到紧急情况也会帮他转单。

把全职工作变成兼职,洪成木说他还是做过考虑的。“把时间投入到公益上,我们也要照顾自己的家庭,不能说你连家庭都不顾,怎么还有心思去帮助别人呢?”

霞美镇,在这个接近9万人的镇子上,没有房贷车贷的他能撑起整个家。洪成木说他平时比较节省,不打牌,不抽烟。“我也不是那种酒鬼,偶尔喝了一下,也很少去饭店喝酒。”

2003年左右,洪成木在农村老家里盖了一栋两层小楼,父母虽然上了年纪,但还有一个硬朗的身板,父亲在一个公司做保安,母亲打扫卫生,一月下来,工资也够两个老人的生活,洪成木现在不用操心太多。

洪成木有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都还在上小学。当他被央视《道德观察》邀去录制节目。11岁的女儿知道他“上了电视”,称爸爸是“寻人超人”。

初中毕业的洪成木曾经对孩子成绩很看重,但是帮助走失者乐乐(化名)的经历让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他的两个孩子没考个90多分,他都会有些生气,为什么没有考好,现在他倒觉得两个孩子平平安安的就好。

13岁的乐乐也是他放心不下的孩子,他曾一年找回了他四次。洪成木并没有和走失者家庭过多接触。多年的社会生活,他更清楚什么是人情世故,自己的关心可能会让这些家庭误会自己是“要钱的”。乐乐倒是一个例外。

洪成木和乐乐的第一次见面是在2020年1月22日下午6点多,当时霞美镇的天已经黑了。

乐乐孤零零地站在公交站台,这引起正在送餐的洪成木的注意,他停下车,开始留意这个小男孩。突然乐乐发现了洪成木在观察他,转身撒腿就跑,洪成木反倒奇怪起来,“如果是正常孩子的跑,不是这样的啊。”

乐乐一跑,洪成木就追。双臂一用力,洪成木就把他一下子抱在怀里,问道“你家在哪?”,乐乐用力挣扎,嘴里却咿咿呀呀说不好话。

乐乐

洪成木和乐乐家属交谈才知道,这个小男孩是四川广安人,小时候发高烧患上了智力残疾。乐乐爸来泉州已经有22年了,目前从事环卫工工作。由于智力残疾,直到现在,乐乐还没有入学。

洪成木始终惦记着这个小男孩,也为“异乡人”乐乐的上学问题操碎了心。他还提前把乐乐上学的钱准备好了,“等到乐乐上学,我准备给他捐5000元当做学费。这件事也算有个圆满结局。”

一位网友这样评价洪成木,他活成了他名字的样子:好大一棵树,庇护归家路,这个世界,感谢有你。

“我现在不只在寻人,还收集很多国内走失者的信息,寻人变成了我的一种爱好。这件事,不是说谁强迫我这样做,而是因为我有这种能力,就要帮助更多人。”洪成木说。


编辑:张香梅
统筹:石闯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