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郑州报业集团主办

居中 守正 观天下

正观快评:青旅拒接“35岁以上人群”,年龄歧视亟待破解

正观评论员 韩静
2023-07-12 17:04
真正为35岁“解套松绑”,需要的是社会合力

年龄是一枚“勋章”,还是一道“硬伤”?

近日,北京多家青旅拒绝接待“35岁以上中年人”的消息引发关注。有商家回应称,“不接待35岁以上顾客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生活习惯不一样,不方便管理。”(7月11日上游新闻)

青旅拒接“35岁以上人群”,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青旅面向的群体主要是年轻人,和中年人、老年人同住一个屋檐下可能产生矛盾;二是,青旅一般设施简单、安全风险较高,年龄大的人出现意外的概率相对较高,因此谢绝部分中年人、老年人入住成为不少青旅的“潜规则”。

可对房客年龄“一刀切”,无疑是贩卖年龄焦虑,区别对待消费者的短视行为。难道35岁以上就不能入住青旅,和来自天南海北的年轻人畅谈人生,成就忘年之交的佳话吗?难道心态年轻、喜欢热闹、节俭节约的年纪大一些的,只能住进别的酒店?

青旅虽是“青年旅舍”的简称,但更恰当的称呼应该是“背包客旅舍”,其意义在于为预算有限、年龄不限的自助旅游者及背包族提供的临时落脚点。“35岁以上人群”是旅游市场的重要消费群体,对于青旅来说,尽可能地提供公平公正的服务,让每一位客人都能享受到愉快的旅游体验,这正是身为经营者的职责所在。

提供多样化服务,是青旅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如何满足不同旅客的需求与偏好,经营者还要多下功夫,灵活安排客房分配、提升优化服务品质,断不能以年龄设限,拒八方来客于门外。

从招聘市场的年龄限制,到婚育选择的年龄界限,再到旅行住宿的年龄门槛,35岁俨然成了一道坎,绊住了中年人的“就业自由”“出行自由”“婚育自由”,激发了一系列争议性事件。然而,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针对“35岁以上人群”的年龄歧视都是不可接受的。

破解年龄歧视,真正为35岁“解套松绑”,需要的是社会合力。就业方面,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为依托,“超过35岁不能报考公务员”这条限制已在全国多个省份放开。在旅游管理上,有关部门也应对各种“拒绝接客”现象进行逐一排查,对于纯属贩卖年龄焦虑、扭曲年龄观念的企业和商家,教育纠偏、责令整改,并依规依法对其予以处罚。

消除年龄歧视,也要提升公众意识。年龄从来不该被简单定义和随意否定,人人心中都要有这样的认知:不拘泥于“什么年纪该干什么年纪的事”,不默许任何有形或无形的年龄歧视,不以异样的目光随便看待、评判他人。

多管齐下、多方发力,“35岁危机”并非不可撼动,愿每一个人都能摆脱“社会时钟”,于人生的道路上畅行无阻,享受每一次旅行。(正观评论员 韩静)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统筹:陈若松
编辑:杨晗
版权声明

本稿件为独家原创,版权为郑州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观新闻)所有,转载或者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如有违反,依法保留追究权。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