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郑州报业集团主办

居中 守正 观天下

正观快评:转码或成趋势? 文科生求职遇冷如何破解

正观评论员 韩静
2023-03-03 17:29
文科生既要学习科学知识,也要自觉加强技能培养,并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连续两日,“211文科男硕士吐槽招聘会均薪5500引争议”“文科生转码或成趋势”登上热搜,文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备受关注。

文科生就业难,比理科生就业更难。数据显示,2022年人文学科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仅12.4%,不到理科生的一半,工资水平平均也比理科生低1000元至2000元。在“文科劣势”背景之下,大批文科生要么选择“考公考编”,要么“弃文从理”转行做一名工程师。

文科生就业前景堪忧,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人才供需来源于市场需求,而文科岗位增长赶不上文科毕业生的增长速度。近年来,IT、电商、互联网等理工科企业数量呈井喷式增长,吸纳了大量理工科毕业生。相比之下,人文社科类岗位“僧多粥少”,文科生的工作机会、待遇自然就低了。

另一方面,过去的学科设置相对割裂,学生基本只能二选一。如果选择了文科,就很难再接触到理科知识,专业选择、就业选择因此局限于某一领域。受此影响,纯文科毕业生的个人能力与岗位较难契合,在全面综合素质更吃香的人才市场上很难占据优势。

对于文理科就业和薪酬差异,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强调,无论文理科都需要提升综合素养,文科生要加强科学素养,理科生也要提高人文素养。

工作需要的是综合能力。近年来,“互联网+”“金融+”“教育+”逐渐发展成行业新形态、新业态,企业在招聘时也将职业技能作为加分项,或隐性条件。所以,文科生既要学习科学知识,也要自觉加强技能培养,特别是应该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做到“技多不压身”,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

归根结底,文理综合应在学生阶段做好铺垫。高中是分科的起点,自2014年“新高考改革”正式启动以来,多地逐渐取消文理分科,由学生自由选择,文理兼学、文理融合趋势明显。大学阶段,各类专业更需相互碰撞出火花。有专家据此提出“新文科”概念,指推动文科主动跨出去,与理工学科和新技术有机相融,不失为一条良策。

除了以上客观因素外,文科生求职困境还与个人职业规划不清晰有关,一些人求职遇冷便心生动摇,缺少一种长远的、发展的眼光。“宇宙的尽头不只有编制”,各行各业都充满机遇,新时代的青年人在找工作时应多元考虑,不拘泥于传统行业。毕竟,“面包”很重要,但兴趣与热爱同样重要。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统筹:王航
编辑:陈若松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