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观快评:反思沛县撕春联,更需回应“跨省敲门”
针对“城管挨家挨户撕春联”一事,2月14日晚,江苏徐州沛县发布通报,通报称执法人员“工作中存在简单化的问题,事前、事后均未通过适当方式向商户说明情况”,城管局值班人员“接听群众来电时,作风漂浮,未按工作流程询问基本信息,草率予以答复”,县委、县政府已责成有关部门上门向商户致歉,并依据调查结果、根据有关规定,对涉事相关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诫勉谈话、政务警告等党纪政务处分。
舆论发酵4天后,城管撕春联一事终于迎来了官方的正面回复。坦白而言,沛县的反思触及到了问题的实质,最终的处分也是有力度的,但舆论场上的质疑依然存在,比如爆料人被“跨省敲门”一事是否属实,又该如何处理。
从媒体报道来看,爆料人贾先生称,2月11日晚有三名操着徐州口音的人到其老家山东枣庄敲门,并于第二天向贾先生邻居打听其孩子有多大,称想找贾先生写点东西。这三人已被证实来自沛县。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三名“外地人”已经离开,“他们的目的是降低热度,让他协助删帖,没有恶意。”
但正是这没有“恶意”的“跨省敲门”给舆论场上一种震慑的意味,不少网友觉得沛县是不解决问题,先解决反映问题的人。因此,在对撕春联反思问责之际,沛县也有必要对于“跨省敲门”一事做出回应,以扭转舆论场上的负面评价。
整治市容市貌拿春联等并非大是大非的事开刀,徐州沛县不是第一例,也很难说会是最后一例。2月7日,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城管同样因上街清除商户春联而引发争议,最后道歉整改。2月11日,海南三亚吉阳区一男孩在自家超市门口写作业时,城管突然上前将桌椅收走,也引来指责声一片。
从本质上来说,撕扯春联等行为也没有什么恶意,但之所以招致诸多非议,一则是因为舆论担心揪住类似春联这种细枝末节不放,是否会出现本末倒置、抓小放大的情况出现。比如武威城管撕扯春联时,就有当地民众质疑,是不是该好好清理下路面的积雪。而另一方面,这种简单粗暴、一刀切的工作方法,只是图自己的管理方便,却丝毫没有顾及民众的现实诉求和实际感受。
说到底,创建文明城市既是为了城市的面子,同样是为了让生活在里面的人更加幸福和便捷。城市文不文明,生活美不美好,民众最有发言权。这也就决定了不管是提升城乡面貌,还是创建文明城市,都必须要问计于民,俯下身来倾听民众的想法和感受。
城市是由一个又一个的人组成的。一座文明的城市,理应容得下传统民俗,照顾好民众感受,听得进民声民意。沛县表态将在城市日常管理和社会治理中,进一步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充分倾听民声、尊重民意,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更广泛地集聚民智民力,这也是对所有城市管理者的善意提醒。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本稿件为独家原创,版权为郑州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观新闻)所有,转载或者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如有违反,依法保留追究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