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新闻|郑州报业集团主办

居中 守正 观天下

正观快评:19岁男孩患阿尔茨海默症,需警惕“老年病”年轻化

正观评论员 韩静
2023-02-07 17:00
无论年龄大小,拥有好身体才能抵御疾病,更新健康观念才能预防疾病、降低患病风险

“这是目前已知最年轻的临床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症的患者。”近日,一篇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贾建平团队撰写的论文,发表在了国际知名阿尔茨海默症研究刊物上。文中介绍,一名来医院就诊的19岁男孩被临床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这也是迄今为止最年轻的患者。(2月5日《北京青年报》)

阿尔茨海默症,被称为“记忆的橡皮擦”,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年痴呆”。通常情况下,其发病率跟年龄成正比,每增加5岁,患病风险可随之增加一倍。也就是说,19岁便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的情况非常罕见,就连论文作者之一、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贾龙飞也说自己一度不敢相信检查结果。

可事实摆在眼前,谁都不能不信,震惊之余人们担心“年轻人忘事”是老年痴呆的前兆吗? 是否存在“青年痴呆”?“老年病”真的呈现年轻化趋势了吗?

其实,对于“老年病”,人们一直存在理解误区,一是认为高血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症都是“老年病”,年纪大了都会中招;二是认为年轻人身强力壮,和所谓的“老年病”不沾边。很显然,两种想法都不再适合新变化,因为这些疾病或许都和年龄因素有关,但不存在必然联系。

简单来说,年轻人患上固有印象中的“老年病”并不稀奇,很多老年人同样拥有强健体魄。

19岁男孩患阿尔茨海默症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还有9岁“小糖人”“90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30岁至40岁已是多种疾病的高风险人群等消息不时见诸报端……种种迹象表明,部分疾病发病年龄不断下降,且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了“老年病”。反观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的身体素质远超年轻人,我们直呼佩服的同时也要深思背后的原因。

尽管危害因素很多,也还没有对于“青年痴呆”的定论,但很多调查、专家都将潜在的可能性指向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或许是导致年轻人多发“老年病”的最主要原因。

国家卫健委制定的《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指出,阿尔茨海默病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增龄、女性、低教育水平、吸烟、中年高血压与肥胖、听力损害、脑外伤、缺乏锻炼、社交孤独、糖尿病及抑郁障碍等。同样的,糖尿病、心脏病的发生或多或少都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缺乏运动、肥胖等因素有关。

诚然,年轻人在工作生活中少不了社交和各种应酬。但即使压力再大,也要注重身体健康,不妨就先从个人能够控制的小事上改变生活习惯,例如尽量不熬夜、避免久坐不动、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要酗酒,从一点一滴做起,才能筑牢生命之基。

有时候人们夸老年人身体好,会说“60岁的人,30岁的心脏”,但现在我们却发现,不少年轻人正无奈地上演着“30岁的人,60岁的身体”,这些“亚健康”现象理应受到重视,换言之,是时候更新我们的健康营养知识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不是“老年病”盯上了年轻人,而是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来了“老年病”。可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是第一步,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则是一直身体好的根本。

“老年病”的叫法可能已是“过去式”,近几年,这些疾病与年龄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但无论年龄大小,拥有好身体才能抵御疾病,更新健康观念才能预防疾病、降低患病风险。在这些方面,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统筹:王航
编辑:陈若松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