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观快评:蔚来试车员坠亡,安全保障措施为何失效
近日,“蔚来车辆坠楼致两名试车员身亡”的消息引发关注。6月23日晚,智能电动汽车公司蔚来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声明回应该事件,表示“这是一起意外事故,与车辆本身没有关系”。随后,蔚来官微删除这一声明并修改了措辞,重新发布声明称,“根据对现场情况的分析可以初步确认,这是一起(非车辆原因导致的)意外事故。”(6月24日正观新闻)
对比蔚来汽车的两次声明,虽然措辞有所不同,但均在强调这是一起意外事故,与车辆本身无关。正是这样的表述,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质疑。且不说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有待公安部门发布通告,蔚来汽车直接下结论是否妥当,即使真是意外事故,在这样的悲剧面前,企业也应该重点表达对罹难试车员的关怀。前后两份声明均强调事故与车辆本身无关,难免让人觉得有急于撇清责任的嫌疑。
不可否认,坠楼悲剧发生后,事故原因成为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测试汽车从停车楼三层坠落,不是企业内部的事情,而是公共安全事件,究竟是试车员操作不当,还是汽车本身的问题,确实需要尽快给出一个准确可信的答案。但无论哪种原因,可以肯定的是,蔚来汽车在测试车辆的过程中并未做好充分的安全防护。仅凭这一点,公众就有理由提出质疑,蔚来汽车就应该为此承担主要责任。
据了解,测试车的停车点并没有特定限制,近年来不少车企新建的研发大楼都设有专门的跑道,供测试车在楼内进行一些操作及试验。因此蔚来汽车在高楼上测试车辆并非不可,但问题在于,为何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高楼试车的危险性不言而喻,企业但凡足够重视,提前做好防护,何至于车辆冲破墙体和护栏坠楼?作为知名汽车企业,安全意识岂能如此淡薄?显然,相比于事故原因,安全保障措施为何失效,恐怕才是蔚来汽车目前最需要回应的问题。
一起安全事故,将蔚来汽车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而此前的5月20日,蔚来汽车刚刚登陆新加坡交易所挂牌交易,成为首个完成美国、中国香港、新加坡三地上市的中国企业。作为国内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旗手”,面对安全事故,蔚来汽车更应该读懂公众的期待,直视问题,积极配合调查并反思,同时做好善后处置,只有这样才能修复受损的企业声誉。
而同时,这起事故也引发了公众对智能电动汽车的讨论和思考。相较于传统燃油汽车,智能电动汽车仍然属于新事物,公众应当给予一定的包容。但面对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安全事故,相关企业也必须积极反思,在大力研发新技术、加速“奔跑”的同时,时刻将“安全”两字牢记心中,唯有如此才能行稳致远。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