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如何建设规范实用的社区普惠型托育服务中心
中共郑州市委办公厅、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指出在十四五的规划中,要求2022年年底,市内各区、郑东新区、郑州经开区、高新区至少要建成2家、各县(市)和上街区、郑州航空港区至少要建成1家不少于50个托位规模、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方便可及、具有示范效应的普惠托育服务机构,且辖区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2个。到2023年,每个街道至少建成1家不少于50个托位规模、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家不少于30个托位规模、有示范效应的普惠托育服务机构,且辖区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个。到2025年,全市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健全,每个社区均建有不少于20个托位规模的托育服务机构,且辖区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6个。全市普惠托位数占比不低于90%,我市创建成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
社区普惠托育是社区治理中重要的环节,也是社区五星支部创建的必要条件。我们常误解社区托育就是与幼儿服务是完全相同的,因为婴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需求与服务都不相同,我们不能简单的将托育服务等同于幼儿服务。社区托育服务的主管机构是当地的卫健委,地区不同对应的相关补贴也不相同。
社区普惠托育服务应立足于社区婴幼儿及家庭需求,成立具有托育资质(机构名称与运营范围内均含有托育服务)的专业机构。在此基础上依托社区阵地,形成托育中心的1+N+X模式,以系统化标准定位,配置适合的先进设施,有充足的保育、生活照料、饮食服务、卫生健康、教学等相关专业人员,辐射周边两到三个小区便民服务圈,以点带面,让家长足不出社区就能送托。
社区托育应承担从宝宝托管到家庭教育共同成长的责任与使命,如何设置社区托育的基础服务功能,本文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仅供社区建设托育服务参考:
1、幼儿托育服务
针对我国三胎政策开放的现实情况和家庭婴幼儿照护的实际困难,幼儿日托服务通过专业的托育方法对家庭中0-3岁的幼儿进行全日托和半日托等日间托管,更科学和规范的安排幼儿的一天生活和成长,提供更贴心和科学的照护服务,为家庭解决幼儿的照护难题。
2、幼儿配餐服务
幼儿的餐饮是服务中的大事,每个年龄阶段应该注重哪些营养的补充和采取哪些配餐方案,结合幼儿的生理发育规律和营养吸收需求,采用专业科学的配餐方法,为0-3岁婴幼儿开展幼儿配餐服务和配餐指导服务,保证幼儿的生理发育营养均衡,避免因营养失衡和缺失造成的幼儿健康和发育问题,促进幼儿健康茁壮成长。
3、假期托管服务
针对社区工作人员及辖区双职工家庭提供分区域的寒暑期儿童托管服务,解决双职工家庭假期儿童无人照料的难题,同时提供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幼儿所需五大领域的教育,通过既“托”又“管”还有“教”的方式,保障儿童在假期有所学,有所乐。
4、家长成长教育体系
公益早教课堂:辖区内0-3岁婴幼儿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工作人员经过专业的培训与学习,将专业的课程教授给孩子,将科学的育儿理念传递给受众家庭,普及早期教育,支持三孩政策的落地实施。
家长学校:辖区内婴幼儿及青少年家长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线上云课堂、线下公益大讲堂等方式,普及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促进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为子女的成长造就一个适宜的家庭教育环境,为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5、托育师资
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教育从业者最基本的素质是爱,托育行业服务的0-3岁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安全感和爱,对于从业人员要求但不限于:
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持有育婴师资格证,主修学前教育专业优先。
2、专业体系化的师资培训:儿童发展、保育照料、家园共育、课程设计、儿童测评等。
(注:本文归原创者版权所有,未经版权人同意,擅自使用属侵权行为,转载请注明出处,使用需联系郑州市馨家苑公益发展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