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处的郑州菜王村
荆建利 文/图
提起菜王,我之所以熟悉,是因为邻居家的媳妇,在菜王有亲戚,经常听她说起,所以变得耳熟能详。后来当过送水工去那一带送水,经常穿梭其中。给人的印象是菜王的胡同细长,很深,东拐西拐进到里面,有点像迷宫。找到目的地后,发现里面有几所低矮的民房,挨挨挤挤,在绿树浓荫下面,像个几只鸽子笼。走进楼里,无论是楼道,还是阳台,都是很狭窄。虽然外面阳光充足,里面却黑暗。当时我以为在大学路西边,郑州大学东墙外面。
最初给我印象深的,并不是菜王古树。因为大学路的大树太多了,到处冠如华盖,遮天蔽日,路面上树影斑驳,就像星光闪烁,晃然如梦。给我印象深的是金水河,以及金水河边的台阶。少年时的我,很多路过,我都想沿着下去到下面嬉水。岸边绿树如烟,天空瓦蓝,桥上车流穿梭,人影入织。大学路和中原路、金水河交汇处的街心公园,绿树中藏不住着花团锦簇,连同精致典雅的凉亭暴露在人们视野。
给我印象深的最深的是菜王村的集邮交易市场。交易市场在金水河的向西拐弯处,河边的绿树外面,是个封闭的小院。四围是楼房,大门是楼房的门洞。走到里面,市场非常热闹,里面店铺林立,招牌如云,过客密集。走到里面观看,除了邮票外,还有诸如像章、军章、小人书等藏品。
虽然印象深刻,但这并不是菜王村的唯一产业。在大学路西边,金水河西南角,兑周村一带,除了有个国营集邮商店外,沿着金水河边,在上世纪还没有古玩市场以前,这里曾是古玩早市。大学路眉湖对岸西边,还是个图书字画交易市场。菜王村之所以有个集邮交易市场,是因为郑州邮电局在这一带,甚至兴华北街,绿城广场对面就是其家属院。二这一带,在历史上属于兑周村。
菜王村是在古树的南面。最近我专门到菜王看了看。菜王的古树虽然很大,村子现在被城市化蚕食化,变得很短。古树参天,石碑上显示着“菜王村遗址”,树上有红丝带,树干裹着红布,整个大树悬挂着灯笼,十分喜庆。
菜王的街道很窄,路面硬化倒是平坦。记忆中的菜王,是堆在路边重重叠叠的“鸽子笼”。那时的民房不高,都是露着红砖,门窗也是木漆的,看上去是“老破小”。沿街都是商铺,无论招牌,还是商品陈设,都很不规范。村街上,人来人外,车进车出,很不方便,必要时必须让道。民房里基本上也是楼道和房间一片漆黑,白天也需要电灯。现在房介形容:利比亚的居住环境,一点也不为过。
如今走到菜王村,一条街道走到头,向东拐弯,走到头,出不去了。街道以外西边已经被高楼大厦所代替。东边还是原来样子。除了国营单位,就是家属楼。家属楼倒是挺干净。街道最外面,有个宣传文化墙,介绍菜王村史。里面的街道是个电动车停车棚。停车棚对面墙上,是一个篮球篮。在这狭窄地道打篮球,简直难以想象。我记忆中的这个地方可以出去的,现在已经封住了。假如能出去,就可以到康复后街。那个地方不应该叫菜王吧,志书记载,叫做水车园。水车园名字很有意义,金水河没有改道现在之前,在这里经过,村民种菜浇水,用水车汲取金水河里的水,这是多么美妙的画卷。现在金水河向北顺着河医,绕到金水路那边去了。水车园的村庄消失了,连同她的金水河的记忆。
菜王村的古树枝叶繁茂,菜园高手成为历史记忆。如今的街景,临着大学路和中原路,高楼耸立。大型商超客流如云,货品更是琳琅满目。这些商厦也不知里面有没有集邮市场和古玩市场,平时没有注意,这到以后逛街才能得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