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好人|卢小荣:照顾瘫痪丈夫9年,柔弱肩膀撑起一个家

郑开同城

2022-06-14 19:43

正观新闻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许言 王凯


“来,张嘴,啊,对,听话……”每日三餐,卢小荣都要像照顾小孩儿一样,哄着老伴张嘴吃饭。

在中牟县黄店镇庵陈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有这样一对相濡以沫的夫妻,日复一日地这样恩爱地生活着。

今年73岁的卢小荣,她的老伴叫陈天生,自从2014年患病卧床以来,每天的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卢小荣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后,先把老伴搬下床,把便盆倒掉再盛好洗脸水,给老伴擦洗,而后做早餐又赶紧开始喂饭。

接着给老伴清洗昨天换掉的衣服和床上用品。由于老伴得的是帕金森病,大小便失禁,所以每隔一个小时都要换一次尿袋,翻一次身,日夜如此。

老伴每次大便之后她都搽拭的干干净净,然后再烧壶热水重新清洗臀部。冬天为了照顾老伴方便,她总是不脱衣服睡觉,老伴的每一声咳嗽都会让她紧张半天,年逾七旬的卢小荣近三千多个日日夜夜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九年来,她为老伴刷洗了无数次,翻了3万多次身,喂了八千多顿饭,照顾老伴成了她生活的全部。

“这么多年真是多亏他老伴了,像她这么精心照料的人不多,她可是真有个耐心啊”,庵陈村的群众每每提起卢小荣都换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夸她。

“九年多了,我夜里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卢小荣说。因为大小脑萎缩,陈天生平时都是穿纸尿裤,一旦大小便,都要及时给丈夫换洗。

丈夫患病那年卢小荣才60多岁,那时候一个人还能把丈夫从床上搬到轮椅上,再从轮椅上搬回床上。而今九年过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73岁的卢小荣自己的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搬不动了,就在床上每隔2个小时给他翻身一次。正是在卢小荣的精心照顾下,瘫痪在床9年的陈天生,身上没有一处溃烂,反而是面色红润。

“一日夫妻百日恩,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都要照顾好他,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放手”卢小荣一脸坚定地说。

在这九年里,除了带陈天生去黄店卫生院定期输液治疗,卢小荣从来不敢走远,就连在家附近田地干农活的时候,也会每隔一段时间就回家将瘫痪的老伴翻翻身,并按摩一段时间,再到田里劳动。

“我爸爸瘫痪在床这么多年,身上连一个褥疮都没长,体重比以前还增加了,多亏了我的母亲。”谈起卢小荣的不易,大女儿陈新萍也红了眼眶。

长年累月的辛苦劳累,卢小荣的身子也有点吃不消,近两年又患上了眩晕症。即便如此,她对丈夫的照顾也丝毫未减,人前从不叫苦喊累。每天除了给丈夫擦身洗澡、洗衣做饭、喂饭喂药之外,还要种地、干农活。但无论多忙,卢小荣都会找时间艰难地把丈夫搬移到轮椅上推到院子里,让他晒晒太阳,呼吸屋外清新的空气。

“俺天生婶儿,真是不容易啊,每天都看她忙得像陀螺一样,但还总是乐呵呵的,从没听她抱怨过什么。”村里商店店主提起卢小荣都赞口不绝。

卢小荣生于一个普通的贫苦农家,父母早亡,年幼的姑侄八人跟随唯一的亲人——孤寡奶奶生活,时常吃不饱穿不暖,大雪天还要赤脚去地里捡柴,生病时无钱医治,不满20岁就因生计问题被嫁入婆家。

卢小荣怀揣着美好立志要在婆家做一个好媳妇好妻子好妈妈……生产队组织干活,善良的她总是第一个干完组长分配的任务,回到家里还帮婆婆刷洗,夜深人静等哄睡了孩子之后再悄悄地去纺花织布。

虽然卢小荣因家贫没有上过学,但是她对自己三个女儿的教育却一刻也没有放松。虽然生活疾苦,卢小荣却常对自己的三个女儿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把你们都送到学校,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要走出去,才能摆脱贫困。”

和自己女儿同龄的姑娘都以高额彩礼嫁作他人妇的时候,只有她自己,守着清贫同时,从牙缝里扣钱供自己的三个女儿上学。在她的辛勤培养下两个姑娘考上了大学了。

看到母亲如此辛苦地照顾父亲,姑娘们都心疼得不得了,商量着轮流照顾父亲……卢小荣总是说你们都有各自的家庭,上有老下有小不容易,并嘱咐女儿们孝敬公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卢小荣没日没夜地照顾老伴,用自己的行动阐释着人间大爱,她虽然只是一个农村妇女,又是文盲,但她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坚强撑起了一个家,也给自己的孩子做出了榜样。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