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三十年,务实担当谋发展 新密这家烧烤店好评如潮
正观新闻记者 薛璐 通讯员 杨梦洁
新密市美食名扬省内外,郑喜旺烧烤更是受青睐,每天数百辆私家车载着数千位食客从各地专程赶来,吃一盘喜旺虾尾成为人们的最爱。从一个夜市小摊位发展成为拥有多家分店的知名餐饮集团公司,靠得是企业创始人郑喜旺30年如一日对顾客诚信经营,对员工深情厚爱,对合作伙伴一诺千金。
因在所属领域成绩突出、口碑良好,郑喜旺被推选为河南省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主席、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决策探索战略规划委员会委员,先后被表彰为新密市劳动模范、郑州市劳动模范,荣获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状、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等多个奖项。2018年6月,央视财经频道探店郑喜旺烧烤并进行个人专访,节目一经播出获得全国广泛关注。同年,央视新闻专题栏目《小店看中国》播出,其中《郑州24食辰》章节针对郑喜旺烧烤做了专题深入报道。
1965年8月,郑喜旺出生于河南密县一个偏远贫困的小镇——曲梁镇。全家十几口人靠老父亲一人务农苦苦支撑艰难度日,生活的重压从小就造就了他坚毅不屈的性格。在父亲的教导下,郑喜旺深知“诚以养德,信以立身”是为人做事之本。为帮父亲撑起这个大家庭,他年仅13岁就辍学外出打工,先在建筑工地当小工,后又卖冰棍儿、拉架子车送货、到街边摆地摊……小小年纪已饱经风霜,深知活着艰辛、生存不易。
1991年初,郑喜旺在密县钟楼夜市租了个小摊位开始卖卤猪蹄,一个人起早贪黑、夜以继日,坚持早上采购新鲜猪蹄、下午卤、晚上卖,很快小摊便因为味道好、价格实惠、经营诚实守信,吸引顾客络绎不绝。
随着生意越来越火爆,1995年6月,郑喜旺请了杨培超做帮工。1996年7月10日22时许,店里客人仍络绎不绝,杨培超看到绿豆汤即将卖完,就用高压锅又煮了一锅。煮好开盖瞬间他手突然一滑,蒸汽顿时如爆炸一般喷涌而出,站在旁边的郑喜旺一个箭步挡在杨培超前面,所有蒸汽全部喷向郑喜旺头上和脸上。杨培超毫发无损,郑喜旺瞬间满脸满头水泡,及时送往医院治疗,诊断为全身30%的皮肤深二度烫伤,疤痕至今清晰可见。25年来,杨培超再苦再累从未想过离开这个企业。他常说:“老板郑喜旺在危急关头不顾自身安危将自己护在身后,还有什么不值得信赖呢?他是我决心一生要跟随的人!”服务员钱晓峰的母亲身患癌症,家里经济困难无法救治,郑喜旺知道后拿出积蓄支撑其母亲治病长达五年。钱晓峰每每提起都感激涕零:“郑总的大爱让我对母亲尽了孝心,让老人家完成所有心愿没有留下遗憾!能遇到如此好心的老板并获得厚重如山的恩情,毕生无以为报,唯有勤奋努力工作回馈企业,广泛传播爱心回报社会!”
郑喜旺诚实守信不只体现在对菜品货真价实严格要求和对员工无微不至的悉心关爱上,他拾金不昧、一诺千金的优秀品质更是被新密人广为颂扬,赢得了社会尊重与信任,获得了客户广泛支持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2006年12月29日晚,郑喜旺在营业结束收拾桌椅时,发现一个沉甸甸的手提袋,打开看是一捆捆现金。他意识到这是某个粗心的顾客遗落的,就原封不动放回原处,安排员工下班,门头及店内保持亮灯,自己坐在那里等到凌晨6点,一个小伙子火急火燎地跑进来,看到手提袋几乎瘫软地跪倒在桌子前。原来,小伙子是政府公职人员,那15万元现金是准备采购设备的公款,在那个年代,丢失这笔巨款足可以改变小伙子一生的命运。他拿出一沓现金双手呈给郑喜旺表示感谢,被他婉言谢绝。郑喜旺说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时至今日,小伙子依然坚持逢年过节来店里看望郑喜旺,他说这辈子都会铭记于心这个老实本分、诚信经营的烧烤店老板,这是他一生的贵人。
郑喜旺认为,人与人之间会因诚信而美好,也会因信任而温暖。2014年7月,供应商张帆的儿子因为得了重病,急需一大笔资金做手术,走投无路的他找到郑喜旺,请求郑喜旺先转款,待孩子病好后他再逐步送货上门。同样为人父的郑喜旺,深知抢救孩子生命是第一位的,立刻将30万元转给了张帆。经过有效治疗,孩子很快康复,张帆常对人说:“儿子的命是郑喜旺捡回来的,他对我们一家恩重如山!”
郑喜旺从事餐饮行业30多年,始终坚守“人无诚不立,业无信不兴”,无论是对待顾客、企业员工还是合作伙伴,他坚持做到以身作则、以诚示人、以信发展,把诚实守信作为与人交往的基本信条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描绘出生命中最绚丽的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