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紫荆路街道大黄冶村的“两个确保”:让村民“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

正观新闻记者 李晓霞 巩义时报 尚培元
巩义市紫荆路街道大黄冶村原是一个5000多口人的村庄,由于郑州商学院、S237、焦桐高速建设占地,部分村民被安置居住在新兴花园一、二期和卧龙小区,而城中村改造中搬迁的部分村民将被安置在新兴花园三期小区。大黄冶村党总支书记刘新庄带领党员干部,关注民生民情,关注村民“急难愁盼”,切实承担主体责任,规划建设新兴家园三期安置小区,实现村民全部回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建设集贸市场,出租商业门面房,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底气”,确保村民“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

加快保障房项目建设,确保村民全部“住上新房子”
“这就是新兴家园三期,共13栋楼,760套房。”走进紫荆路街道大黄冶村新兴家园三期安置小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现代设计、简欧风格的“小高层”新楼房,小区内道路宽敞,环境怡人,活动中心、景观喷泉、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正在紧锣密鼓完善当中,已经进入收尾阶段,“3月23日举行交房仪式,760把新房钥匙将交到回迁村民手中。”村党总支委员刘丰帅介绍说,“到时候,保证大黄冶每一户村民都能住上新房子,开启新的生活。”
大黄冶村党总支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城中村改造保障房项目建设作为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投资3.5亿元,设计建筑13栋楼,760套房。村党总支书记刘新庄与“两委”干部自主探索,通过“4+2”会议让村民参与,讨论户型图纸、工程预算、质量监督,铺开作战图,制定责任书,列出时间表,夜以继日催进度,精益求精抓质量,精心打造新兴花园三期安置小区。该小区入住后,拥有物业用房500平方,地下停车位520个,基础设施完备,服务体系完善,自主物业规范,“在市民政局、紫荆路街道支持下,还将打造一个500平方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可以吃饭,可以娱乐,可以活动,老人在这里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顾。”刘丰帅说,“更重要的是减轻了老人家庭负担,解决了子女后顾之忧。”

目前,新兴家园三期安置小区分房方案已通过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审议,将于3月23日举行交房仪式,760套新房即将各归其主。驻村第一书记程晓明展望说:“村民全部安置后,大黄冶村的综合环境将得到改善提升,生活观念将变得文明时尚,居住小区也会变得更加和谐。”
去年的7.20暴雨,使新兴家园一期和卧龙小区受到了损毁,大黄冶村党总支全力推进灾后重建,硬化小区地面,植树栽花种草,绿化美化环境;安装高清摄像头50个,增强村民安全感,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清洁,绿色,环保,零污染,零碳放,零电费,打造“雪亮工程”。在新兴家园一期重新规划车位260个、电动车位400多个、扫码充电桩80个,解决了飞线充电安全隐患;楼道喷漆刷白2万平方,实现楼院“亮化”;安装健身器材,保障群众休闲健身;放置垃圾分类桶80多个,设置宣传栏6个,进行党建、创文、健康和文化宣传。投资近30万元,在卧龙小区建成两个污水处理站,改善小区人居环境,改装铺设饮水管道1500米,保障小区生活用水;“计划修建长300米、宽3米的排洪渠,提高小区排水排涝能力。”刘新庄介绍,“还计划修建一条长500米、宽8米的中心大道,方便出行。”

拓宽集体经济发展空间,确保村民“过上好日子”
如何保障村民的居住、出行、医疗、教育、社保等问题,是村支两委共同关切。“一切都要靠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来解决。”村民得到安置后,刘新庄把工作思路调整到发展经济、为民造福上,“要让村民得到实惠。”
新兴家园紧邻新兴路,附近有郑州商学院、恒星皇家花园,往东是工业区,“商圈经济”增加了临街门面房的商业价值。2022年,包括新兴家园三期5000平方在内的所有商业门面房对外公开招租,仅此一项,经济收入将会突破100万元,“租金一部分向村民分红,一部分用于社会事业。”现在,每年为326名70岁以上村民免费发放理发票,筹资55.3万元为4072名村民每人补贴150元参保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8.6%;2021年为村民补贴物业费11.3万元,减轻了回迁群众经济负担。
今年三月,在紫荆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支持下,大黄冶村集约整合土地90亩,经过实地考察、洽谈论证,与郑州大众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达成招商引资意向,共同开发建设大型农贸市场。该项目落地后,将盘活大黄冶村闲置土地使用效益,拓宽集体经济发展空间,激活经济发展新活力,提高村民经济收入。

“党员的初心使命就是为群众谋福祉,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刘新庄说,“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不仅体现在物质上,还体现在精神和文化上。”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置党群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在传统节日举行舞蹈、歌曲、戏剧、河洛大鼓表演,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欢度我们的节日”;在重大节庆日开展纪念、宣讲、慰问等活动;结合“周六志愿服务日”,组织志愿者整治人居环境,开展无疫村创建,清除小区垃圾杂物,清理楼道乱堆乱放乱张贴,修剪树木绿植,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利用“快乐星期天”,组织党员群众深化文明创建成果,为370户“星级文明户”挂牌,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加强村民思想道德、法律、法规教育,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选树“乡村光荣榜”典型8名。发动党员从“心”出发,推进“一家人”社区治理,以“党日活动”为抓手,为党员过“政治生日”,开展困难党员、孤寡老人、残疾人“精准服务”,满足群众新期待,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文化是村庄的根脉和灵魂。”退休教师刘赏诗、刘延敏正在编写《大黄冶村志》,他们认为,村民的好日子里不能缺少文化元素,也不能遗忘乡情乡愁。《大黄冶村志》有望年底出版,村志里将记录下大黄冶村的历史和变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