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讲坛|八位考古大咖齐聚,从8000多年前的那支骨笛讲起

象蕴文化

2020-12-25 10:22

9000年前,骨笛悠扬

1986年5月,贾湖遗址的第四次发掘中,考古学家张居中教授在刚刚清理出来的78号墓中,仔细地端详着刚刚出土的,两根带有穿孔的骨管。

这个时候,谁也不曾想到,面前这两根被八九千年泥渍包裹着的骨管就是改写了世界音乐史的骨笛。

这个时候,他还没有被命名为“贾湖骨笛”,暂时被严谨地命名为“穿孔骨管”。

虽然之前贾湖遗址已经经过了三次大规模的发掘,但“穿孔骨管”却是第一次面世。在场的所有人都凭直觉认定这是一种远古乐器。

随着发掘的深入,多件“穿孔骨管”纷纷面世。

是萧?是笛?抑或是猎哨?还是其他的器物?还能吹奏吗?一连串疑问萦绕在张居中先生心头。

为了解开这类器物的未解之谜,1987年6月,贾湖遗址第六次发掘结束后,张老师和郝本性、裴明相等先生一起,带着一支珍贵的“穿孔骨管”前往北京,拜访民乐研究者萧兴华老师。

萧老师一见到这件骨管便大吃一惊。这根骨管,构造和新疆塔吉克族的鹰骨笛极为相似,如果这真是一件乐器的话,它的历史,绝对比文献记载的任何一件都要久远。

经过测音,萧兴华老师认为这支来自八千多年前的骨管,已经具备音阶结构,是件名副其实的乐器。

遂请张居中一行来到中央民族乐团向刘文金团长请教,刘团长让笛子演奏家宁保生等先生试吹。

宁先生用斜吹的方法,吹奏出了笛子的基本音阶。

萧兴华老师彻底被这件远古乐器迷住了。

1987年11月3日,萧兴华老师特意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黄翔鹏先生、武汉音乐学院院长童忠良先生,及徐桃英、顾伯宝两位工程师,携带了当时最先进的闪光频谱测音仪,来到郑州。

萧老师和徐桃英女士分别用斜吹的方法,吹奏了上行和下行的音序。最后竟用这件远古乐器,吹奏出了河北民歌《小白菜》。

准确的音高和坚实嘹亮的音色令在场的人大为震惊。这是来自八千多年前的声音,是远古时期的贾湖人,用无与伦比的聪明和智慧,留给后代的嘹亮笛声。

“穿孔骨管”被正式命名为“贾湖骨笛”。

今天的贾湖骨笛,是河南省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一直被考古专家称为“中华第一笛”。是世界上发现最早,迄今为止仍可吹奏的乐器。

关于贾湖骨笛,经历过30多年贾湖遗址发掘的张居中教授总结:

“贾湖遗址出土的40多支骨笛,大多7个音孔,个别有2孔,5孔,6孔或8孔,皆为鹤类禽鸟中空的尺骨制成。距今9000--7500年。从早到晚可以吹奏出完备的五声音阶,六声音阶至七声音阶。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可吹奏乐器。他的出土,改写了中国音乐史,堪称中国古代音乐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世界音乐文明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


历史,远比想象中更加丰富精彩

随着贾湖遗址的大面积挖掘,距今约9000年历史的贾湖遗址带来了更多的惊喜。

或许现代人很难想象,早在9000年前,我们以为人类还在饮毛茹血的时候,祖先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定居,生生不息,并发展出了早期的文化、艺术和审美。

1983年至2001年,考古队在这里先后进行了7次大规模的发掘,发现了种类丰富的陶器、石器和骨器,而且还有房址、窖穴和墓葬。

更奇特的是在这里竟然发现了比殷墟甲骨文还要早的龟甲契刻符号

考古发现告诉我们,远古人的生活,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丰富。

新石器系列大型公益讲座

郑州图书馆天中讲坛牵手象蕴文化,共同打造“新石器系列大型公益文化讲座”。

以时间为序,从9000年前跨越到4000年前,远古生活远比我们想象的更精彩!

八位考古一线大咖,讲述那些隐藏在考古现场以及出土文物背后的繁华与神秘故事。

各位热爱华夏文明的朋友,可以不受地域和空间限制,不用出家门,打开手机,就能连线考古一线专家,身临其境般收听。

第一讲,特别邀请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发掘者--张居中先生,讲讲骨笛、龟甲以及贾湖遗址的发掘故事。

主讲人

张居中教授

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
曾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
与科技考古系教授,博导,原校博物馆馆长。 
一直从事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研究
和全新世早期人类学、环境考古、农业考古、
科技考古、音乐考古、陶瓷考古等专题研究,
曾主持或参加十多个大、中型考古发掘项目。
其中主持发掘的贾湖遗址
被评为20世纪全国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编著《舞阳贾湖》一书
被评为20世纪中国最佳考古报告之一,
荣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和夏鼐考古基金三等奖。


“天中讲坛”是2015年3月,郑州图书馆创办的公益性文化讲座。

坚持为读者提供高品位文化讲座、打造高标准文化品牌项目,至今已举办200余期。先后邀请王立群、二月河、李伯谦、李文儒、刘心武等文化学者和领域内知名人士担任主讲。

本次天中讲坛与象蕴文化牵手,积极探索创新新的文化传播方式,从线下走到线上,从报告厅转向直播间,使读者不出家门,不受地域和空间以及时间(可以无限回放)限制,便能跟各位专家一起,领略中华文明的起源,用一块小屏,连接更大更广阔的世界。

第一讲时间

2021年元月2日

主题

《9000年前的世界文化丰碑--贾湖遗址的发掘与研究》

课程大纲

一、引言:裴李岗时代与裴李岗文化:共性与个性;裴李岗文化与贾湖文化的异同;

二、贾湖人的生存环境:大暖期前段和亚热带景观;

三、贾湖人的人种与体质:巨人部落;

四、贾湖人的餐桌:工业模式与结构:低水平食物生产和水稻的种植;

五、贾湖人的技术与工艺:制陶、制石、制骨、造酒;

六、贾湖聚落与社会特点:聚落形态演变规律;

七、贾湖人的精神世界:骨笛、符号,祭祀与礼制萌芽;

八、贾湖人的八大贡献;

九、贾湖人的来源之谜与去向; 

十、结束语。

更多好课,多位大咖,系列课详情,敬请期待!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