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原来可以这样“年轻”!
说起非遗,大多数人会想到老物件、老技艺,“老”字饱含着沧桑和历史,不免会认为它们将日薄西山。
确实,非遗的路太难走,很长一段时间面临被误解、传承断代甚至难以生存等问题,直到有了抖音这样的短视频和直播平台,透过小小的屏幕,传统文化一下就能戳中人心。
河南有很多非遗,它们像一束束微光,抓住历史的碎片,表达着生活,传承着文化。
蓝家夏夏| © 撰文
XIAXIA| © 版式
01
普通的茶山生活
是别人向往的生活
▼
“我从未想过,我在茶山的普通生活,会是屏幕那边人们向往的生活。”杨静站在黄河流域非遗守护人活动的台上这样说道。
她,马尾低梳、身着传统服饰,浑身散发着古典气息,这与她的身份有关,她是非遗茶艺代表性传承人。
在河南提及茶,肯定首先想到河南之南的信阳,在那里有一座座茶山在烟雾氤氲。高山云雾出好茶,信阳盛产的毛尖不仅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信阳毛尖,是信阳人的骄傲。
杨静也是信阳人,她对信阳毛尖的热爱,只多不少。
换句话说,茶就是她的生活。在她的抖音账号@静林源信阳毛尖 里,有自然恬静的茶园风光,有高雅精美的茶艺制作,有勤劳踏实的茶人,视频里处处透露着和谐美好的茶社交。
而屏幕的另一边,人们通过这些短视频,不仅更加了解信阳毛尖这种茶叶,也能了解茶艺师的行业,看到信阳旖旎美好的风光。
她自己在活动上说,有很多网友看了她的短视频之后,发私信询问茶山的定位,带动了当地的茶园旅游。也有很多人无法亲临产地,就在她的抖音小店下单,一样可以品尝到正宗的信阳毛尖。
视频里也有记录她的茶艺课程,现代化的玻璃杯泡茶,动作优雅,茶壶在她的手下上下翻腾,信阳毛尖浮浮沉沉,转眼间就是一杯好茶摆在眼前。
喝一口,沁人心脾。
我想,网友们可能无法把她和非遗联系起来,视频里的她年轻又漂亮,和我们平时印象里非遗传承人的形象很不同。
除了和茶叶打交道的日子,她还记录着日常的生活。
也正是这些美好的生活,让非遗年轻了起来。
实际上,在抖音上,这样的年轻人不止杨静一个。
02
剪不断的民间文化
▼
在豫西的洛阳,也有一位非遗传承人,他和杨静一样,都是年轻人。
他就是畅杨杨,非遗孟津剪纸代表性传承人。
关于剪纸的印象,我上一次动手的记忆还停留在小学的手工艺课上。
除此之外,就是各种影视作品里,大红的剪纸贴在窗户上的那一刻,似乎就意味着某种仪式感。
在内心深处,剪纸很遥远,不陈旧,也绝不年轻。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无法相信,会有90后选择剪纸作为专门的事业。
如今已经成立几家剪纸工作室的畅杨杨在几年前估计也无法相信,毕竟那时候的他还只是一名普通的的农村外出打工仔。
但他知道一件事,他爱剪纸。
从他小时候就开始爱剪纸,7岁时,他跟祖母习翠英学铰花,学剪花草动物的绣花样,后逐渐学习折叠窗花、传统婚嫁用团花。
他一直爱剪纸,小学、初中时铰花参加才艺展示,高中辍学外出务工时,剪纸是他流水线枯燥生活里的乐趣。
2009年祖母去世,他终于坚定地选择了剪纸,辞工回到孟津,开始在家找在世老人学习民俗,收集传统剪纸图样。
当剪刀传到手里的时候,才能真正感受到红纸的重量,心中的热爱使他剪了下去,生活和历史留了下来。
为了提升自己的剪纸技艺,他多次到省内外拜访各地区剪纸前辈,开拓眼界,了解各地剪纸,积累经验。
时光从不会辜负一个燃烧自己内心的人。@剪纸畅杨杨的抖音号已经累积25.8万粉丝。隔着一方小小的屏幕,他不光让更多人了解了这门艺术,还通过抖音电商致富增收,把孟津的剪纸艺术品卖向全国各地。
作为省级非遗项目孟津剪纸最年轻的传承人,在他的带动下,更多的年轻人开始了解剪纸,加入传承队伍。
他坚信,只要一点一滴地去做去传承,孟津剪纸艺术之花,不会枯萎、不会消失。
03
“买卖就是最好的传承”
▼
非遗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蕴藏着民俗风情、匠心独具和人文生活,我们不想让它断代、消失。
我们总说,让非遗活起来,也就是让非遗年轻起来。
在我看来,这个年轻并非只是年龄,尽管很多传承人已经不再年轻,但他们选择非遗的时候也还是个年轻人,他们从风华正茂的过去一直走到现在。
从另一种角度来说,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平台,让我们这些年轻人看到了非遗,也能让它年轻起来。
豫北安阳的秦素军,是中原棉纺织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和杨静和畅杨杨相比,她显然不再年轻。
但她也曾经是个喜欢纺线织布的年轻姑娘。
2002年,当选张营村妇女主任的她办了一家手工老粗布加工厂,决定带领村里姐妹们用巧手织出好产品、绘出好生活。
一年之后,纺织厂的“老粗布”一上市便抢购一空,纺织厂红火起来。
目前,张营村拥有传统织布机300多台,在河南新乡、鹤壁、郑州、濮阳等地建起连锁店。秦素军也来到抖音电商,在账号@故道家纺【非遗中原棉】 介绍中原棉技艺,拓展线上销路。
土布不土,“故道家纺”的中原棉,生命力反而愈发旺盛。
在抖音,有他们这样经历的非遗传承人并不少。
截至目前,来自黄河流域9省(区)的手艺人中,有4950人通过抖音电商获得了收入,其中有262位月入超10万元,527位月入过万。
不光是非遗,在抖音电商,同仁堂、恒源祥、五芳斋、回力、百雀羚、泸州老窖等200余个老字号也打开了新销路。
抖音电商还发起多场非遗专项活动,让非遗项目“活”起来,让非遗产品“火”起来。
那之后,传播和传承应该不会再那么难,毕竟“买卖就是最好的传承”。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