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担使命 笃行实干谱新篇——记郑州理工职业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与巾帼建功标兵杨欣

河南省教育网 转载

2025-11-14 14:04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图书馆623房间的灯光一直烛照着一位年轻教师日以继夜、夜以继日的身影,这里正是郑州理工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老师杨欣的办公室。这里的灯光烛影,正是一位共产党员、青年教师在平凡岗位上不忘初心、努力前行,为学校发展默默奉献的真实写照。

一、坚守党员初心

杨欣的奉献精神,早在入职初期的招生办工作中就已彰显。她干一行爱一行,深知招生是学校的生命线,看似平凡的工作岗位,与我校的发展紧密相连,生源决定了学校的发展,决定着每一位理工人的成长与未来。她深知每一份招生计划来之不易,绝对不能浪费。为了不辜负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把“用尽心思”刻进每一个工作细节:面对家长坚守“来得了、留得住”的服务理念,提前备好详实解答方案;为提升新生报到率,逐一跟进意向学生,从专业优势到入学流程耐心沟通,不分工作与非工作时间为有疑问的家长答疑解惑,哪怕是深夜十二点,她看到消息也会第一时间进行回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她的努力,咨询她的家长留存率达99%,报到率高达98%。

二、努力深学笃行

2024年7月份,为了加强郑州理工职业学院外事管理和国际教育工作,该校决定让杨欣筹建国际教育学院。国际教育是该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从零到一”的创新,是“从零到一”的探索,是“从零到一”的开拓。杨欣同志深感责任重大,她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重要文章,深刻领会“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对于国际教育、外事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决心把学校国际教育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有突破性。国际教育学院成立初期,她正临近生产,克服家远通勤不便、家人不在身旁的重重困难,依然加班加点撰写各类报告、梳理工作流程。多年来,她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即便孩子年幼、家庭负担较重,也从未降低工作标准。

三、不断攻坚克难

该校国际教育学院成立时间短,仅有两名编制人员和一名借调人员,但工作任务一点也不比兄弟院校少,甚至比一些公立本科院校还多。从外事管理到合作办学,从职教出海到来华留学,从资源引入到资质申报,全部是从零到一的突破,没有现成的规律可遵循,没有现成的路径可借鉴,一切都是探索和创新,在其他学校通常是十个人的工作量。杨欣凭借百折不挠的坚韧意志与开拓进取的精神,助力国际教育学院取得如下成绩:成为省内民办高职院校中首家与发达国家开展护理专业合作的院校,为了整理与新西兰、日本两国合作项目的申报材料,经常加班到深夜,忙到无暇顾及家中年幼的孩子。每份材料都经过十余次精心修改,最终半尺高的完善材料成功搭建起中外职教资源互通的桥梁;首家与日本发达国家搭建海外职教平台,为推动职教平台顺利落地,她积极开展沟通工作、筹备材料、打磨协议细节、协调资源等,积极探索“教随产出、校企同行”的国际化模式;她全力协助同事推进来华留学资质申报工作,与同事十余次往返省厅汇报情况,为国际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校还成功加入中国印尼产教融合共同体,成为印度尼西亚高技能人才(中国)培养基地,这一成果不仅是职教出海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传播中国文化、唱响中国声音的生动实践,更以实打实的成效践行了总书记关于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思想。相关工作获得了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与认可,为学校教育国际化筑牢了根基。

四、持续自我提升

在深耕国际教育事业的同时,她主动承担教学相关任务,为更好赋能学生成长,始终注重自身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的提升。2024年积极参加河南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项目,凭借扎实表现获评优秀,成功斩获河南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资质认证。获得中级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教学工作夯实实践基础。

杨欣先后荣获校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巾帼建功标兵”国家级“国青杯第五届艺术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累计发表4篇期刊论文,获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参与3项郑州市社会科学调研课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初心。

杨欣以多元成果践行着“创新笃行”的校训,为该校国际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与实践保障。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