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好医疗!惠济创新实践惊艳全国同行

记者 张国庆 文/图
11月1日,第十九届中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论坛期间,来自全国各地100多名基层医疗机构代表走进惠济区新城路、长兴路两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交流以“现场观摩+座谈汇报”的形式,向全国同行系统展示基层卫生服务经验,引发广泛交流与热议。


在观摩现场,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围绕创新实践展开详细介绍。在资源配置方面,中心通过构建三级医院专家常态化下沉机制,建立“固定坐诊+现场带教”双轨模式,既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诊疗服务,又为基层医护人员提供精准带教指导,实现优质资源“输血”与基层能力“造血”双向提升。在服务模式创新上,依托社区网格和家庭医护深度融合,推动服务从“坐堂行医”向“主动上门”转型,针对高龄老人、失能人员等特殊群体开展精准服务,把医疗关怀送到居民心坎上。


中西医融合特色服务成为现场观摩的焦点。这两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耕“治未病”传统理念与现代康复医学的结合,针对老年病、慢性病、术后康复等社区高频健康需求,打造“评估—治疗—康复—随访”全周期服务链条。从中医体质辨识、针灸推拿,到现代康复理疗、运动指导,形成“中西医协同、康复个性化”的服务体系,有效提升了居民就医获得感。观摩过程中,代表们实地察看科室布局、康复项目设置,就中西医技术融合难点、服务流程优化等问题深入交流,现场互动频繁、研讨深入,学术氛围十分浓厚。


专题汇报会上,惠济区基层卫生服务团队围绕“康复赋能社区健康,中西医融合发展”“聚焦一老一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精准下沉”两大主题作专题分享,系统阐述创新机制、实施路径与实践成效。来自各省、市的参会代表纷纷提问交流,认为惠济区的实践既贴合社区居民核心健康需求,又破解了基层优质资源不足、服务模式单一等共性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惠济方案”。


“实地参观后深受启发,尤其是中西医融合康复服务和主动上门模式,真正做到了以居民需求为中心。”一位来自东部省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表示,将把惠济区的经验带回去,结合本地实际优化服务模式。


此次亮相全国性论坛,既是对惠济区基层医疗服务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搭建了全国同行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今后,惠济区将持续深化资源下沉机制,不断提升社区健康服务能级,创新服务供给模式,让健康惠民的“惠济经验”持续完善、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健康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