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霞丨热血玫瑰,百次绽放

在绿城郑州的晨曦中,余霞轻轻地挽起衣袖,开启了她第100次无偿献血之旅。采血针刺入血管的瞬间,仿佛时光倒流——二十余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刚颁布时,那个初次挽袖的青葱少女,与此刻百次献血的娴熟身影,在时光长河里温柔重叠。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无偿献血制度全面推行。彼时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余霞在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大厅参加了人生第一次无偿献血,“当时只觉得这是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回忆起第一次参加献血,她眼中闪烁着温暖的光芒。这份源于朴素善意的决定,却在多年后收获了生命的回馈——当她因意外手术需要用血时,享受到了优先用血和用血费用返还政策。“原来每一次献出的血液,都是给自己和他人存下的´生命保险'”,这份双向奔赴的温暖,让善意的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定期献血带来的意外馈赠,悄然改变着她的身体状态。
医学研究表明,定期献血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更新,提升机体对失血的适应能力。这份"意外收获"在她遭遇手术时得到了验证:相比常人,她术后恢复更快,失血耐受度明显更强。"医生都说,这和我长期献血锻炼出的血液再生能力有关。"她笑着分享这个小秘密,却让更多人意识到:献血不仅是救人的善举,更是对自己健康的投资。

2025年11月1日是余霞老师的生日,也是她第一百次献血的日子,二十余年间,她累计无偿献血100次,其中全血12次3700毫升,机采血小板88次132个治疗量。当被问及坚持百次献血的动力,她坦言:"每次看到采血袋里流淌的红色,就会想象这可能是某位患者重生的希望"。这份"被需要"的感觉,是她坚持最恒久的动力。更让她欣慰的是,在她的感召下,她的爱人和朋友多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
看,付学然先生就是余霞老师同伴招募中的一员,今天是付先生多次捐献全血后的第一次捐献机采血小板,梁高森先生也专程请假来为余霞助力。今天是余霞老师的生日,为了这份无偿献血的浪漫,余霞的爱人梁继宏先生提前几天调整作息,注意饮食,用无偿献血给爱人一个长情陪伴,这不仅仅是陪伴,是让娇艳的血色玫瑰化为爱的誓言!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无偿献血,余霞通过培训、考核、实习后加入河南省省会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身着红马甲的她活跃在采血大厅、献血屋及流动献血车上......她用亲身经历帮助市民化解疑虑、消除误解、解答提问。如今,她不仅是"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更成为城市里流动的爱心符号。
今天,当血液中心工作人员为她送上百次献血奖杯时,她紧握奖杯深情地说:“我们不仅是个体人,也是社会人,这个世界需要大家一起来奉献光和热,如此,温暖才会遍布人间。所以,这荣誉属于所有心怀大爱的人!"从无偿献血者到无偿献血受益者再到无偿献血宣传者,她用二十余载坚守诠释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深刻内涵。每一次挽袖,都是对生命的礼赞;每一袋热血,都在续写人间大爱!
在这个寒意渐浓的季节,让我们以她为榜样,用热血传递温暖、传递爱。因为每一个勇敢伸出手臂的你,都是点亮他人生命的星光;每一份无私奉献的爱,终将汇聚成温暖世界的力量。
余霞老师,生日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