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夜市燃爆郑州!二砂文创园“中医夜诊+潮玩”圈粉年轻人

中原网讯(李鹏云)10月31日晚,作为2025中国·郑州“一带一路”中医针灸技术交流大会分会场的中医药文化夜市,在郑州二砂文创园的火热开市,这场活动不仅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到顶尖中医服务,更成了年轻人争相打卡的“养生地标”。

现场:烟火气里藏着“健康密码” 市民直呼太有用了
傍晚5点,二砂文创园广场的入口处已排起长队,市民们拿着活动指南,踮脚望向各个体验区。“早就听说中医夜市有意思,今天特意提前下班过来。”家住附近的市民张女士手里攥着挂号单,快步走向“名医天团”义诊区。

义诊台前,资深中医专家正忙着搭脉问诊,诊桌前的队伍绕了两圈。“最近总咳嗽,晚上睡不好。”市民小李坐下后,专家一边把脉,一边询问生活习惯,“秋季干燥,你这是肺燥犯了,平时多喝麦冬茶,少吃辛辣。”说着,便在纸上写下个性化养生方案,还贴心标注了食材配比。不远处的体质辨识区,护士拿着中医体质量表,逐一向市民讲解“阴虚”“痰湿”等体质的特点,“你的舌苔偏厚,平时要少熬夜,多吃山药健脾。”

最热闹的当属非遗技法体验区。“常氏三绝”展台前,医师用特制手法为市民推拿肩颈,体验者闭上眼,不时发出“舒服”的感叹;“苟氏功能针刀”的展示台前,传承人耐心讲解针刀疗法的原理,不少有颈肩问题的市民纷纷预约体验。旁边的耳穴贴豆体验区,刚刚做完的王女士,耳朵红红的,“听说能调理失眠,中医真是太神奇了!”她开心地说。


舌尖上的“养生味”同样让人驻足。秋季养生茶品尝区,工作人员端着刚泡好的药茶,茶香混合着桂花的清甜,引得市民纷纷驻足。“这是麦冬百合茶,适合秋季咽干咳嗽的人喝。”工作人员一边递茶,一边讲解,“要是脾胃虚,就试试陈皮茯苓茶,记得别喝凉的。”市民刘阿姨端着茶盏,边喝边记:“比奶茶健康,回家我也试试煮!”旁边的“识百草”展台前,黄芪、麦冬、茯苓等中草药整齐摆放,标签上写着功效和用法,孩子们凑在跟前,好奇地摸着凉凉的茯苓片,家长则拿着手机拍照,“回家教孩子认中药,比看书直观多了。”

晚上6点,八段锦表演准时开始。专业教练身着传统服饰,随着舒缓的音乐抬手、转身、下蹲,动作行云流水。“跟着做!”教练话音刚落,市民们纷纷站成队列,跟着抬手、扩胸,虽然动作略显生涩,但眼神专注。“平时总坐着,跟着练一会儿,浑身都舒展了。”刚练完一套的市民赵阿姨喘着气说,她还特意拍了视频,“回去教老伴儿,以后每天早上练!”

未来:让中医融入生活 实现文化与健康的“双向奔赴”
“我们中医药文化夜市已经连续办了多届,今天我看来体验的年轻人真不少。”现场,郑州市中医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徐学功介绍到,中医药文化夜市,是郑州市中医院一项品牌活动,每一场都吸引了上千名市民参加。

“为了让中医接地气,更亲民,我们夜市设置了多个板块,夜诊、体质辨识、药膳,还有药茶的品尝,保健功法的展示和教学。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了我们夜市的主力军。”徐学功说,他们不仅是来调理身体,同时也很喜欢参加一些互动项目,最受欢迎的,还是一些中医的特色治疗,比如说耳穴压豆、刮痧等等。同时还有一些品尝体验,我们的药膳、药茶等等,也成为很多年轻人打卡分享的一个热点。
“夜市不是终点,是起点。” 徐学功表示,未来,中医药文化夜市将继续坚持公益属性和体验导向,把中医药服务从医院延伸到社区,延伸到商圈,延伸到文创园区等更多的公共空间。同时,也会计划引入更多的数字化,互动化的内容,让夜市不仅好看好玩,还能够更精准的服务不同的人群。让中医真正走进日常生活,实现文化与健康的“双向奔赴”。

据了解,“2025中国·郑州‘一带一路’中医针灸技术交流大会”由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国针灸学会指导,郑州市中医院主办,河南省针灸学会协办,本次大会举办时间为10月31日-11月2日,为期三天,一个主会场郑州嘉锦酒店,两个分会场二砂文创园中医药文化夜市、绿城广场大型义诊同步开放,带市民沉浸式感受“针尖上的奇妙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