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延公益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的“健康守护”之路


在八闽大地的街巷与山野间,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带着听诊器与药品,迎着晨曦出发,踏着暮色返程,把“医院”搬到老百姓家门口。自2023年5月9日成立至今,福州市福延公益慈善服务中心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下称“福延医疗服务队”)用200余场义诊、200多万元捐赠药品,将健康的种子播撒在福州、龙岩、南平、三明等9个地市,让超过5万名受益群众的生活,因这份温暖悄然改变。

一、初心:从“看见困境”到“主动奔赴”
2023年春天,闽清县池园镇的一场走访,成了福延医疗服务队诞生的契机。
彼时,福延公益慈善服务中心监事长黄峰跟着社区工作人员入户,在一间昏暗的老屋里,见到了76岁的独居老人张阿婆。老人的床头柜上,放着半瓶过期的降压药,手指因关节痛微微蜷曲。“去县城看病要转两趟车,我这腿走不动,忍忍就过去了。”老人的话像一根细针,扎进了黄峰心里。
当天晚上,黄峰拨通了福延公益志愿者服务总队负责人李颂超、汤琴的电话。“基层群众不是不想看病,是‘看病难’像一座山——路远、怕花钱、没人陪。”李颂超的声音里满是焦急,他曾在仓山区做过社区志愿者,见过太多因错过诊疗拖重病情的案例;汤琴则翻出自己的工作笔记,上面记着:“2023年4月,仓山区盖山镇有位妈妈,带着哮喘孩子跑了三家医院,就因为不知道社区能预约专科义诊。”
三人在办公室里聊到深夜,一个念头逐渐清晰:成立一支专业的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把医生、药品、健康知识“送”到最需要的人身边。这个想法刚提出,就得到了团队的响应,更意外收获了爱心企业的支持——千金药业在得知计划后,第二天就带着药品清单上门:“我们做药的初心,就是让老百姓用得上好药,福延公益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的义诊,正好帮我们把这份心意落到实处。”
2023年5月9日,福延医疗服务队在福州市举行成立仪式。首场义诊现场,30多位医护志愿者坐满了临时搭建的诊疗区,内科、儿科、中医科、骨科的牌子一字排开,福延公益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刘畅、龚美云、邱志欣、罗明川、林维锶、长乐区妇幼保健院占建珍主任、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苏彦钊主任、长乐区人民医院王玉兰主任、泰宁县妇幼保健院、张敏院长、原福州市台江医院主任李福霞、阎健虹等志愿者和主任医师,齐聚一堂,72岁的陈阿婆攥着户口本早早来排队,量完血压又咨询关节炎用药,临走时捧着免费领取的钙片,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儿子在外地打工,好几年没陪我看过病了,你们比亲人还贴心。” 这句话,成了服务队所有人的“初心坐标”——他们要让每一个像陈阿婆这样的人,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安心的医疗服务。

二、足迹:200场奔波里的“5万次温暖相遇”
“我们的日历上没有‘休息日’,只有‘老百姓需要的日子’。”黄峰的手机里,存着一份标注密密麻麻的义诊计划表:闽侯县大湖乡“需重点关注留守老人”、福清市龙田镇“渔民多,备风湿药”、三明市泰宁县“留守儿童之家,加做视力筛查”……每一个地点背后,都是提前调研好的需求。
2023年7月,福州遭遇极端高温,地表温度突破40℃。原定去闽侯县大湖乡的义诊,有人提议推迟,黄峰却摇了摇头:“山里老人多,夏天是心血管病高发期,我们晚去一天,可能就有人多受一天罪。”
义诊当天凌晨5点,服务队的车队就出发了。车子在盘山公路上颠簸,空调制冷效果越来越弱,志愿者们的衣服很快被汗水浸透。抵达大湖乡时,村委会门口已经围了不少村民,有的扛着小板凳,有的提着刚从菜园摘的黄瓜,看到志愿者下车,立刻涌上来帮忙搬药品、搭帐篷。
78岁的张大爷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平时靠儿子从县城捎药,这次听说有义诊,拄着拐杖走了40多分钟山路。内科医生王大夫仔细听诊后,发现他的用药剂量需要调整,又耐心教他如何正确使用雾化器;志愿者则递上千金药业捐赠的止咳糖浆和润喉糖。张大爷握着王大夫的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我这病拖了十几年,今天才算听明白怎么治,谢谢你们啊!”

这样的相遇,在200场义诊中不断上演,最终汇聚成“5万”这个温暖的数字——
在福清市的渔港边,志愿者们为常年出海的渔民检查风湿性关节炎,有的渔民膝盖肿得像馒头,却从没做过系统治疗,医生们一边写病历,一边心疼地叮嘱“别再沾凉水”;在龙岩市永定区的畲族村寨,服务队特意请了懂畲语的志愿者,帮老人翻译病情,一位畲族阿婆拿着药品说明书,反复摸着凉凉的包装纸:“这是城里来的药,我得好好收着”;在厦门市同安区的环卫站,志愿者们为环卫工人免费做血常规检查,45岁的环卫工刘师傅拿着体检报告,第一次知道自己有轻度贫血:“平时只知道累,没想到身体早发出信号了,谢谢你们提醒我。”
最难忘的一次,是2023年10月去南平市政和县杨源乡。当时台风过境,山路泥泞不堪,车子好几次陷进泥坑,志愿者们只能下车推车,有的人鞋子陷掉了,光着脚在泥里走,裤腿上沾满了泥点。抵达义诊点时,村民们早已举着雨伞在门口等候,看到浑身是泥的志愿者,纷纷把自家的毛巾、热水塞过来。“那天我们忙到下午两点才吃饭,村民们煮的红薯粥,就着咸菜,却觉得比任何大餐都香。”李颂超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声音仍有些哽咽。
为了让服务更精准,服务队还为每位受益群众建立了“健康档案”。在仓山区盖山镇,患有糖尿病的林阿婆第一次义诊时,空腹血糖值高达11.2mmol/L,志愿者不仅给她送了降糖药,还每周打电话回访,教她怎么用玉米须煮水辅助控糖。三个月后再次义诊,林阿婆的血糖降到了6.8mmol/L,她拉着志愿者的衣角,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布包,里面是自己种的花生:“这是我特意留的,你们一定要收下。”
截至2025年10月,这份“健康档案”已经积累了5万多份,每一份上面,都记着血压值、用药情况、回访记录,也记着一段段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联结。

三、聚力:爱心链条上的“双向奔赴”
“200场义诊、5万群众受益、200多万元捐赠,从来不是我们一家的功劳,是无数人凑起来的爱心。”黄峰常说,福延医疗服务队就像一个“爱心枢纽”,一边连着需要帮助的人,一边连着愿意奉献的力量。
千金药业是最早加入的“爱心伙伴”。从服务队成立至今,他们累计捐赠药品和保健品价值超150万元,涵盖了红糖老姜茶、降压药、降糖药、儿童感冒药、中老年钙片等20多种基层常用药。“我们不是‘一次性捐赠’,而是跟着义诊需求调整品类。”千金药业的工作人员说,比如知道秋冬季节呼吸道疾病多发,就增加止咳化痰药的份额;了解到偏远山区老人缺保健品,就多捐维生素和钙片。有一次去三明市泰宁县义诊,他们特意带了儿童专用的退烧药,就因为提前听说当地留守儿童多。
医护志愿者是队伍的“核心力量”。服务队里的200多位医护人员,有福州各大医院的退休专家,有在职的护士,还有医学院的学生。65岁的王大夫是内科主任医师,退休后没享几天清福,就加入了服务队,200场义诊她几乎场场不落。有一次在闽清县坂东镇,她为一位疑似冠心病的老人做了初步检查,发现老人的心电图有异常,立刻建议他去县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后来老人的子女特意打电话来感谢:“幸好您及时发现,老人做了支架手术,现在恢复得很好。”
除了专业志愿者,还有不少“编外帮手”——他们是义诊点的村民、社区的工作人员,甚至是曾经的受益群众。在龙岩市永定区,有位叫陈建国的村民,第一次义诊时接受过关节检查,后来每次服务队去,他都提前来帮忙搬桌椅、挂横幅;在福州市高新区,社区网格员小林会提前一周在居民群里宣传义诊信息,还帮行动不便的老人预约诊疗时间;有个叫小宇的高中生,每次服务队去他所在的社区,他都会来帮忙整理药品,他说:“我以后想当医生,现在跟着哥哥姐姐们学习,也想为大家做点事。”
2024年3月,在仓山区建新镇的义诊现场,一位叫郑先生的企业家主动找到黄峰,送上锦旗:“我母亲去年在你们这儿看了高血压,现在控制得很好,特别感谢福延公益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和千金药业。”
这些温暖的瞬间,就像一束束光,照亮了服务队前行的路。

四、传承:让“健康种子”扎根八闽大地
“5万人受益,不是终点,而是我们继续走下去的理由。”李颂超说,服务队成立2年多来,他们渐渐发现,基层群众最需要的不仅是“一次义诊”,更是“长期的健康守护”。于是,他们开始在“长效服务”上发力。
在健康知识普及上,每次义诊都会同步开设“健康小课堂”。在闽清县雄江镇,医生们教村民如何用“盐袋热敷”缓解关节痛;在长乐区漳港街道,志愿者给渔民讲“海上作业急救知识”,比如如何处理外伤、如何应对中暑;在台江区的老旧社区,他们专门为老年人讲解“如何识别保健品骗局”,避免老人上当受骗。有位老人听完课后,拉着志愿者说:“以前有人劝我买‘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幸好你们提醒我,不然我就上当了。”
在医疗资源联动上,服务队与50余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合作。“我们不可能天天在基层,所以要把‘健康服务’留下来。”黄峰介绍,他们会把义诊中发现的重症患者,推荐到当地卫生院跟进治疗;还会定期为基层医护人员开展培训,比如教乡医如何正确使用血糖仪、如何识别常见慢性病症状。在闽侯县鸿尾乡,服务队联合当地卫生院开展了“慢性病管理培训”,乡医们学会了用简易工具为老人做健康评估,后续服务效率提高了不少。
如今,福延医疗服务队的规模越来越大,从最初的13多人,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人,志愿者涵盖了医护、教师、企业员工、大学生等多个群体。有位刚毕业的医学院学生小李,加入服务队后说:“在学校里学的是理论,直到跟着大家去义诊,看到老人因为我们的帮助露出笑容,才真正明白‘医者仁心’的意义。”
2024年5月9日,服务队成立一周年那天,他们在福州市仓山区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健康分享会”——邀请了10位受益群众代表,讲述自己的“健康改变”。72岁的陈阿婆(首场义诊受益群众)说:“现在我每个月都能在家门口量血压,再也不用麻烦儿子请假陪我去医院了”;林阿婆展示着自己的血糖记录:“你们看,我的血糖现在都正常了”;还有个叫小鑫的留守儿童,骄傲地说:“志愿者姐姐教我做眼保健操,我的视力再也没下降过。”
台下的志愿者们听着这些故事,不少人红了眼眶。黄峰站在台上,手里拿着一份新的义诊计划表:“未来一年,我们还要去宁德、泉州、漳州,还要把‘儿童健康筛查’‘女性两癌预防’加进服务项目,让更多人感受到健康的温暖。”
夕阳下,闽江的水波泛着金光,就像5万颗被守护的心,在八闽大地上跳动出幸福的节奏。200场义诊、5万次相遇、200多万元捐赠,这些数字背后,是福延公益理事长龙波、监事长黄峰、志愿者服务总队负责人李颂超、汤琴等一群人的坚守,是无数人的爱心,更是“让健康触手可及”的承诺——这份承诺,还将在更多山路、更多街巷、更多百姓的笑容里,继续传递下去。

福延公益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在建阳开展义诊活动。

福延公益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在福州台江区开展义诊活动。

福延公益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在福清市开展义诊活动。

福延公益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在长乐区开展义诊活动。

福延公益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在南安开展义诊活动时慰问困难学生。

福延公益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在南安开展义诊活动。

福延公益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在福州鼓楼区开展义诊活动。

福延公益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在仓山区开展义诊活动。

福延公益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健康八闽行义诊活动。

福延公益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在福清市开展义诊活动。

福延公益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在仓山区建新镇开展义诊活动。

福延公益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在福清市驻军某部开展义诊活动。

福延公益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在晋安区王庄街道开展义诊慰问活动。

福延公益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与福建医科大学副校长黄毅敏讨论共建开展义诊活动。

千金药业福建区赋能中心总经理、福延公益监事长黄峰捐赠福延公益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义诊所需药品。

福延公益监事长黄峰在长乐区福延本草.生活化创业基地指导当地群众如何种植中药。

福延公益.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志愿者服务队成立

福延公益监事长黄峰、福延公益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在仓山区开展义诊活动并慰问当地两新就业群体。

福延公益创始人李靖向爱心医生颁发荣誉证书表示感谢。

福延公益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在闽侯县开展义诊活动

福延公益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在关中村开展义诊活动

福延公益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在闽清开展义诊活动

福延公益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在福清开展义诊活动

福延公益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在晋安区鼓山镇开展义诊活动时,慰问困难学生。

福延公益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在福清开展义诊

福延公益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在福清开展义诊

福延公益监事长黄峰带领福延公益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在仓山区开展义诊并慰问困难老人。

福延公益医疗健康志愿者服务队在福清开展义诊时,同时也为福延公益福清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义诊。


(文图/ 书林 张祥成 林东炳)
一审:林东炳
二审:张祥成
三审:林荔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