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创新“双擎三翼”发展新模式 塑造“三融四共”育人新生态

河南省教育网 转载

2025-10-31 13:45

近年来,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构建“党建引领、三融四共”育人体系,探索形成“双擎三翼”发展新格局,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开辟了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一、党建领航把方向,铸魂育人强根基

学校党委始终将党的建设摆在办学治校首位,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强党建就是强事业”理念,系统构建“党委统筹、支部联动、党员示范、全员参与”的党建工作格局,推动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五位一体”协同发力。围绕“六个一体化”目标,实施“党建+教育教学”“党建+技能竞赛”“党建+服务育人”三大融合行动,打造“书记项目”6个、“样板支部”3个,形成“一个支部一面旗、一名党员一盏灯”的生动局面,持续凝聚育人合力。

二、思政融合润无声,立德树人固根本

学校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打造“一核双评四维六引领”党建品牌,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和专业群思政育人体系。通过将红色教育融入课堂,在焦裕禄干部学院开展实地教学,发挥校史馆育人功能,讲述职教报国故事,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培育学生职业理想与家国情怀。近年来,学校获评“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文明校园”等荣誉,思政育人成效显著。

三、双擎驱动优布局,三翼齐飞促发展

作为河南省首批中职“双高工程”建设单位,学校锚定“财经商贸立校、信息技术强基、智能制造赋能、汽车运维拓维、现代服务扩容”发展定位,实施“543”发展战略,建设5个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构建思政育人、智慧管理、校企协作、创新实践4大核心平台,强化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和产业升级3大能力。同步推动“双擎领航、三翼齐飞”优群强校工程,以财经商贸、信息技术两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为“双擎”,引领智能制造、汽车运维、现代服务三个校级骨干专业群“三翼齐飞”,形成与区域产业布局相匹配、动态调整、有机衔接的专业发展新格局。

四、三融协同促改革,四共机制育新人

学校以“三融”为抓手,推动党建与教学深度融合、思政与课程有机融合、校企与社会协同融合,构建“共育人才、共建平台、共促创新、共享成果”的“四共”机制。与华为、东软、宇通等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和产教融合基地,设立订单班,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衔接。构建“项目化教学、赛事化考核、产业化应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将竞赛标准融入教学全过程,形成“课堂即赛场、赛场即课堂”的教学新生态。近三年,学生在全国及世界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30余项,2025年世校赛斩获“三银一铜”,创历史新高。

五、师资精良强支撑,双师结构优队伍

学校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比例达86%,建有省级培训基地和创新团队,培育一批职业教育专家、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通过党建共建、师资互派、项目共研,推动校企人才双向流动,形成“党员教师带头、教学团队攻坚、全员参与育人”的师资建设机制,为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坚实支撑。

六、服务社会显担当,职教报国践初心

学校坚持开门办学、开放育人,年均开展社会培训超2万人次,助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建立“接诉即办”服务平台,畅通师生诉求渠道,近两年办结率达98.4%,满意度超96%。组织党员教师技术团队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工艺改进和数字化转型服务,助力百余家中小企业降本增效;志愿服务队走进社区、乡村,开展职业体验、技能培训、普法宣传,彰显职业教育的社会温度与责任担当。

七、优化治理提效能,清廉校园树新风

学校将“双高建设”与“清廉校园”“样板支部”创建相结合,制定《样板支部评选管理办法》等制度,强化政治监督,完善考核机制。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12项核心业务线上流转,预算编制、物资采购、资产管理等全流程数字化监管。全面实施“四项制度”,扎牢廉政防线,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

站在新征程起点,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将继续以党建为魂、育人为本、融合为路、创新为力,深化“双擎三翼”发展模式,巩固“三融四共”育人生态,推动学校在“十五五”高质量发展中跑出“加速度”,为中部崛起和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实践贡献“经管力量”。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