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物甜品走红“国际市长论坛 ”融合在地食材成为郑州城市文化新名片

新观察 转载

2025-10-31 11:21

10月22日至25日,世界市长对话·郑州暨2025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成功举办。在郑州市政府招待外宾的茶歇甜品台上,几款以河南文物为造型创作的西式甜品吸引了来自全世界多国市长和政府高管们的注意。这批融合千年文明与现代味觉的创意甜品,成为论坛期间展示郑州文化魅力的“甜蜜名片”。

据现场工作人员描述,这些文物甜品甫一亮相,便引发了嘉宾们的拍照热潮。多位外国市长对这批文创甜品给予高度评价,在惊叹其精致工艺的同时,纷纷询问其背后的历史故事。

  (图:中国外文局/China Matters)

  如意湖游船上河南文物甜品台(图:郑州市郑东新区宣传部)

  世界市长对话·如意湖乘船夜游

  在10月22日的第一场”世界市长对话“中,中外市长们畅游在郑东新区如意湖的游船画舫上,乘船沉浸式观览郑州夜景,围绕“夜经济+文旅”展开对话、分享经验。东道主郑州市政府市长庄建球介绍了郑州夜经济的发展成果:“我们围绕‘让城市亮起来、让市民动起来、让消费火起来’的目标,大力发展能看、能吃、能听、能闻、能体验的‘五官’经济。”

  西班牙哈恩市市长胡里奥·米兰·穆诺对船上摆放的文物甜品台饶有兴趣,频频拍照:“不敢相信这些都是可以吃的食物,我要发给我的家人们,还有政府的同事们也看一看。这里的夜游经济从视觉、味觉都和本地历史文化结合得很好。”

  西班牙哈恩市市长用手机记录甜品(图:郑东新区宣传部)

  新西兰罗托鲁瓦市市长塔妮娅·阿丽希亚·塔普塞尔表示:“一边坐在船上观赏这些复原河南历史的水上演艺,一边品尝着代表这里历史文化的文物甜品,这种视觉和味觉的双重体验真的很美好,彷佛自己置身古代历史的感觉很奇妙。”

  首次到访中国的意大利伊格莱西亚市副市长弗朗切斯科·梅利斯说道:“这些青铜纹饰的甜品在口中融化,就像在触摸中华文明的温度。在我们意大利同样也有着悠久、丰富的夜市文化传统,美食、文物与历史遗迹,今晚给了我们很多启发,我认为这种传播方式比画册更直观。”

  世界市长对话·古巷新生阜民里

  10月24日,国外市长及媒体嘉宾们先后参访了商都遗址博物院、漫步商代古城墙、沉浸感受阜民里古巷,在3600年的郑州商代古城墙脚下,在管城阜民里观景阳台之上,品尝“杜岭方鼎”、“兽面青铜钺”、“大河村彩陶双连壶”等多款以郑州出土的商朝青铜器、陶瓷器文物为造型元素的创意甜品,品饮河南本地特色文创饮品“一杯黄河水”拿铁咖啡与煎茶茶道文化,感受到了一个历史与现代交融共生的新郑州。

  (图:郑州市管城区宣传部)

  郑州副市长张艳敏向多国城市市长分享郑州城市更新、文化传承与历史保护的平衡共赢经验。在茶歇环节,她向国外市长们介绍道:“这些在餐桌上的文物甜品也是微型的文化展馆,是最具有河南特色郑州特色的东西方融合下午茶。”

  保加利亚舒门市副市长尼古拉·科列夫说道:“这太迷人了!起初我犹豫不敢尝试,是因为我以为这是仿真模型!它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一件艺术品,让我对郑州、对河南的历史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翻译人员向各国市长介绍文物出处(图:郑州市管城区宣传部)

  西班牙帕洛梅克市市长胡安·德迪奥斯·佩雷斯·加西亚表示:“我们的历史街区和郑州市政府所做的努力相似,保留了弗拉门戈壁画、庭院瓷砖等承载市民记忆的西班牙传统文化符号,同时为内部空间注入新的活力。这些传统和现代元素结合后,不仅是静态的文化博物馆,还成为充满现代生活烟火气息的场所。”“就像这些(中式文物造型的西式甜品)一样,正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典范,在这个领域你们郑州走在了前列。”他还提议两市共建数字双胞胎街巷实验室、开发街巷文化激活的重生项目,在双方合作交流中让街巷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东方与西方的文化桥梁。

  (图:郑州市管城区宣传部)

  恰如泰国清迈市副市长珀查娜·西森拉帕南所言:“我们收获了很多灵感,希望把这里的成熟经验引入到我们的旧城改造中,强化文化元素,吸引更多年轻人回流。而品尝甜品时听文物故事,我认为比单纯参观博物馆更易记住本地的文化特色。”

  意外走红:从茶歇点心到文化名片

  这种“以食为媒”的交流方式,成功地消弭了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语言的隔阂,让厚重的历史变得亲切可感,迅速拉近了国外嘉宾与主办方之间的距离。河南省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是本地甜品店在“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品牌体系指导下,对文旅融合新路径的一次积极探索。目的是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通过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活”起来,并“走”出去。此次登上国际论坛舞台,不仅展现了中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能力,更为城市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新范式。

  (图:郑州市管城区宣传部)

  创意背后:文旅融合的“出圈”思考

  此次文物甜品的成功“出圈”,并非偶然。其背后是郑州本地甜品师团队与河南文旅部门、景区等多方协作,以及长达数年的构思与试验。本次论坛的涉外甜品台的主创团队,来自郑东新区光芒烘焙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这种最大的挑战在于平衡文物的历史严肃性与甜品的现代趣味性,既要保证造型的神韵,又要确保口感的卓越,而且文创甜品的制作工艺繁杂,其出品报损率远高于常规,所以这也是文创甜品商业化最具痛点的地方。

 黑芝麻味的商代杜岭方鼎甜品(图:郑州市管城区宣传部)

  这些甜品不仅追求形似,更在口味上深挖“河南元素”。例如,一款以“杜岭方鼎”为外形的甜品以河南驻马店黑芝麻为主味食材,而“兽面青铜钺”造型甜品其夹心则融入了河南小麦的谷物香,既承载“商汤王都”的历史记忆,又饱含中原大地的风土情怀,实现了从视觉到味觉的文化沉浸。这种“器物形制+文化内涵+地域食材”的创作逻辑,让文物从展柜走向日常,成为可感知的在地文化载体。

  来源:https://www.topnews.cn/news/13057112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