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照童心 校地融合育新人——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创新红色教育服务属地新路径

河南省教育网 转载

2025-10-31 10:56

“谁在悬崖上画了一条河呀?”新郑市龙湖实验小学一名学生指着摄影展上红旗渠的影像发出稚嫩疑问。这个充满童真却触及本质的问题,在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举办的“永远的红旗渠——纪念红旗渠通水60周年摄影展”上得到了生动解答。

作为服务属地发展的重要实践,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精心策划此次红色教育系列活动。通过组织教育学院11名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担任“红色讲解员”,为龙湖实验小学80余名小学生开展专题讲解,不仅实现了红色文化的代际传承,更彰显了高校服务地方、辐射带动的社会责任。

在准备阶段,机电学子投入大量精力查阅史料、挖掘细节,将林县人民凿石引水的艰苦历程转化为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从特等劳模任羊成凌空除险,到“铁姑娘队”不畏艰险徒手开山,每一个故事都经过反复推敲打磨。“我们不仅要讲清楚‘是什么’,更要让孩子们感受到‘为什么’。”一名讲解员道出了学校实践育人的初衷。

展览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频。小观众被一幅幅定格历史的影像深深吸引,或踮脚端详渠道的险峻,或凑近辨认建设者的面容。“大家看,这些石头就是当年的叔叔阿姨们,用双手和铁钎,一点一点从山崖上凿下来的!”讲解员话音未落,孩子们便发出了阵阵惊叹。当讲到特等劳模任羊成腰系麻绳悬空除险的壮举时,几位小男孩不自觉地模仿起动作,身体微微后仰,仿佛也感受到了那份惊心动魄。

当讲解员动情地讲述13岁的张买江继承父亲遗志,毅然投身建设洪流的故事,随后俯身向孩子们发问:“同学们,我们和张买江几乎是同龄人,当他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开山重任时,大家在想什么?如果遇到那样的困难,我们会怎么做?”“他不怕苦,我们也能行!”“我要向他学习,坚持下去!”“团结就是力量!”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清脆的回答声在展厅里回荡,纯真的脸庞上写满了敬佩与决心。这一刻,历史的回响与童真的誓言交融,红色种子悄然播撒。这种沉浸式、互动式的讲解,让红色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此次活动是高校深化校地合作、服务基础教育的生动体现。通过“大手拉小手”的方式,既让小学生们深刻理解了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锻炼机会。参与讲解的入党积极分子们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在服务奉献中践行了红旗渠精神,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提升。

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内涵,拓展服务领域,将更多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属地中小学,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高校力量。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