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幼专:打造政校协同发展新样板

河南省教育网 转载

2025-10-31 10:48

金秋九月,确山县职教园区内一派热闹景象。鲜艳的彩旗沿着园区主干道依次排开,随风舒展;崭新的教学楼外,“欢迎新同学”的红色横幅格外醒目;拖着行李箱的新生与陪同的家长穿梭其间,青春的笑语与清脆的指引声交织在一起,让这片刚落成的校园充满了蓬勃生机。9月6日,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驻马店幼专”)秀山校区正式启用,首届2200名新生带着对未来的期待踏入校园,这时刻不仅是该校办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标志着驻马店幼专与确山县政校协同合作从蓝图走向现实,迈入深度融合的实质阶段。

“秀山校区的启用,绝不仅是学校办学空间的简单迁移,更是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城市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双向奔赴、同频共振。”在新生报到现场,驻马店幼专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柯向记者介绍,今年该校录取4500名新生,其中近半数选择入驻秀山校区,这一布局背后是学校对区域发展需求的精准回应。为了让人才培养更贴合地方产业实际,校区围绕确山县及周边地区的主导产业方向,精心开设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应急救援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等特色专业,形成“专业围着产业转、课程跟着需求变”的培养体系,旨在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耦合,让学生毕业后能快速融入地方产业发展,真正成为县域经济建设的“生力军”。

一方需才若渴:确山借高校之力破局发展

对确山县而言,引进驻马店幼专并非偶然,而是基于自身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主动谋划与战略选择。近年来,随着河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推进,确山县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产业基础,在驻马店市“两县三区”一体化发展格局中的区域中心地位日益凸显,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绿色建材、农产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更是迎来跨越式发展——机械制造领域,恒久制动、中鹏汽车零部件等企业深度融入“驻马店市高端专用车”产业集群,从单一零部件生产向整车配套升级,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完善;电子信息领域,国电资通、联芯科技、聚众芯锂电池等高新技术企业相继落地,形成从芯片封装测试到锂电池研发生产的产业雏形;绿色建材领域,中联同力、鹏飞门业等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引进全自动生产线,实现从“传统制造”向“绿色智造”转型;农产品加工领域,凯佳食品、华绿生物等项目相继投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传统产业加快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加速集聚,迫切需要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保障。

2023年7月,确山县委、县政府启动确山县职教园区建设,总投资6.7亿元,规划用地面积328亩,总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教学实训楼、学生宿舍楼、教师公寓、餐厅、图书馆、产学研中心、操场等功能设施,能够同时容纳 3500 余名学生学习和生活,致力于打造区域性职业教育高地,更好地服务现代化确山建设。“我们不仅要把高校‘请进来’,更要为学校提供优质的办学环境,让老师教得舒心、学生学得安心,真正把职教园区打造成区域性职业教育高地,为现代化确山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确山县委书记路耕说。

一方求变谋新:驻马店幼专寻空间实现转型跨越

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06年,历经汝阳师范传习所、河南省第三师范、汝南师范、汝南幼儿师范、驻马店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等阶段,至今已有119年办学历史。近年来,聚焦“立足豫南、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特色鲜明”一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设目标,遵循“砺志、勤奋、文明、健美”的校训,以服务地方发展和推动学前教育事业进步为己任,积极探索学校转型发展的新路径,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形成“师范为本、多元发展、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推动学校从传统师范教育向应用型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通过在专业调整、社会服务、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四个方面的深耕细作,逐步实现由“单一培养”向“多元化发展”、由“知识传授”向“能力提升”的教育模式转变,为社会和行业培育了大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高素质和实用型特色人才。

作为一所以幼儿师范教育为特色的高校,驻马店幼专主动顺应职业教育改革趋势,紧扣市场需求优化专业设置,从传统的师范类专业向多领域拓展,如今已开设25个专业,涵盖教育、艺术、体育、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健康服务等领域,形成了“师范专业立校、工科专业强校”的办学格局。学校现有6个学院、2个教学部、1个附属幼儿园,教职工506人,在校生规模达11790人,办学效益不断提升。

对驻马店幼专来说,落户确山同样是破解发展瓶颈、推进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步。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专业领域的拓展,校本部的空间局限逐渐凸显。“校本部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约8.5万平方米,按教育部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要求的14㎡/生标准计算,我们还有11.05万平方米的缺口。”李柯介绍,空间不足不仅限制了招生规模的扩大,更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尤其是近年来学校新增的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工科类专业,对理实一体化实训场所的需求极大。

确山校区的建设,有效解决了学校发展空间受限的矛盾,不仅大幅增加了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使学校整体生均面积达到教育部达标要求,也为“新双高院校”创建、专业群建设、未来升本发展等战略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通过政府支持、校地共建,学校在不增加市财政负担的情况下,顺利拓展了办学空间,夯实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和高质量转型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学校正以确山校区建设为重要契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完善办学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为建设幼儿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院校夯实条件基础。

双向奔赴共赢: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

如今,秀山校区已成为驻马店幼专与确山县深化合作的“桥梁”,未来更将成为双方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的核心载体。驻马店幼专计划依托确山县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深化政校协同——借助确山县全国领先的综合应急演练模拟基地,开展应急救援与管理专业的实战化教学,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依托当地丰富的研学资源,推动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与景区、文旅企业合作,开发特色研学课程;依托确山县的产业集群优势,与企业共建“订单班”,按照企业需求制订培养方案,实现“入学即就业”。

同时,学校还将以秀山校区为支点,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路径,打造集教育教学、技术研发、创新创业于一体的产教融合示范区。“我们计划在秀山校区重点建设新工科、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现代服务等专业群,与校本部的教育、文化艺术、体育等专业群形成互补,构建更完善的专业体系。”李柯介绍,学校还将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集聚高层次人才、搭建高能级科研平台,推动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协同创新——比如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攻关,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鼓励教师参与企业项目,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支持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孵化与地方产业相关的创业项目,让校区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技术创新的平台、产业服务的窗口”。

“未来,我们将与确山县进一步增加合作黏合度,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深化政校协同。”李柯充满信心地表示,双方将共同推进学科融合与产教协同,力争建设3至5个特色产业学院,重点打造5个专业群、10个特色优势专业,探索学校独立升格或战略合并的路径,实现资源优化整合,努力建设特色优势突出、社会认可度高的高水平院校。通过政校双方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打造地校政合作新典范,为确山县乃至驻马店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人才动能。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