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康养学会“康养论道”系列研讨银龄抗衰与健康长寿研讨会成功举行

青岛市康养学会“康养论道”系列研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三期:银龄抗衰与健康长寿研讨会成功举行
10月29日,恰逢重阳佳节,承载着敬老祈福、追求健康长寿的传统寓意,青岛市康养学会“康养论道”系列研讨活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第三期“银龄抗衰与健康长寿”研讨会,在青岛湛山花园酒店举办。作为学会着力打造的学术研究与交流品牌,本次研讨会深度契合重阳文化中“尊老、益寿”的核心内涵,紧扣银龄群体抗衰需求与健康长寿目标,聚焦中医文化传承、科学养生、情绪管理、抗衰技术创新等关键议题,为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青岛“中国康湾”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专家发言环节,青岛大学临床教授、青岛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平度院区治未病科主任王静以《从古中医谈衰与养》为题展开分享。她指出,中医抗衰养生的核心机理在于“天人合一”,需以顺应天道为根本遵循,以内养正气为核心路径,以精神内守为重要支撑,结合传统术数修炼构建综合干预体系。基于《黄帝内经》中男女衰老生理节律理论,她强调先天肾精与后天脾运化功能的协同调控,是延缓衰老的关键。建议在临床及养生实践中,精准契合人体生理节律,通过规范饮食起居、调和情志、强化脏腑功能等方式,构建个体化抗衰方案,为银龄群体健康长寿提供中医理论与实践支撑。

青岛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食品科学工程系主任高翔以《靶向抗衰老:功能性食品赋能银龄健康》为题发言。他表示,衰老是人体分子和细胞损伤逐步累积的过程,会增加多种老年疾病风险,其中线粒体功能、肠道菌群平衡等对衰老进程影响显著。结合最新科研成果,他指出虾青素、白藜芦醇等功能性成分,以及益生菌、天然多糖等,能通过精准干预衰老相关机制发挥抗衰作用。建议针对银龄群体需求,合理利用功能性食品构建个性化健康方案,同时明确其与保健食品的区别及监管边界,为老年人健康长寿提供科学实用指导,也为银龄群体衰老相关疾病预防提供依据。

青岛市计生协会常务理事、民盟社会服务部委员、佰安医疗首席专家迟艳芳以《长寿饮食与慢病管理》为题分享观点。她指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慢病占人群死因的85%,现代饮食导致的营养失衡、慢性炎症及肠道屏障受损是核心诱因,且慢病防控需贯穿全生命周期。基于功能医学与长寿医学理论,她强调长寿饮食通过“植物性为主的日常抗炎饮食+周期性FMD禁食/16+8轻断食”模式,可激活细胞自噬、调节AMPK/mTOR代谢通路,改善肠道菌群平衡。建议推行精准营养干预,结合遗传、生理指标及饮食偏好制定“一揽子”个性化方案,推动医疗重心向主动预防前移,通过饮食调控与健康生活方式优化,延缓慢病进展,提升老年群体健康质量。

青岛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主任潘惟华以《银龄心理健康,赋能抗衰老探索》为题进行阐述。他系统介绍了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感知觉退化、记忆特征改变等认知层面变化,以及孤独感与社会隔离、焦虑抑郁情绪等情感层面困扰,并结合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社会角色转变、家庭结构变迁等成因,分析了情绪持续低落、社交活动减少、睡眠食欲异常等表现特征。同时,他分享了保持适度社交、培养兴趣爱好、学习新技能等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强调家庭需做好情感陪伴与生活细节观察,建议社区常态化开展心理问题筛查、医疗机构提供专业干预,为银龄群体心理健康与抗衰老提供全面指导。

科伦集团销售绩效管理总监、科伦北区大健康负责人杨勍以《抗衰领域发展与麦角硫因的介绍》为题发言。他指出,在我国老龄化进程中,皮肤、骨骼及骨代谢、感官等领域的衰老相关疾病高发,核心应对方向是通过科学技术干预分子细胞损伤累积、线粒体功能障碍等衰老机制。结合国际研究与临床数据,他强调麦角硫因作为天然稀有氨基酸,可凭借OCTN1转运蛋白靶向进入线粒体,其总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优于谷胱甘肽、维生素E,能保护线粒体DNA、调节氧化应激,进而实现优化睡眠结构、提升认知功能、改善皮肤状态等效果。他建议加快制定抗衰产业学术标准与技术规范,出台科研激励政策降低研发成本,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研究与应用边界,推动企业、科研机构与医疗机构深度合作,构建“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临床应用”闭环。

青岛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前沿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院长窦效伟以《再生医学赋能科学抗衰-生物医学新技术发展应用新策略》为题分享。他围绕“人类永生可能性”“衰老本质”“抗衰干预路径”三大核心议题展开阐述,结合《衰老的特征》中“12+2个衰老指标”学术框架,系统分析了端粒缩短、DNA损伤、氧化应激等细胞衰老机制。同时,他介绍了再生医学领域抗衰技术进展,详细阐述衰老细胞清除技术、mTOR/AMPK通路调控机制,以及干细胞在组织修复、器官再生中的应用原理,并重点介绍了NK细胞免疫治疗在肿瘤防治与抗衰领域的临床研究动态。他建议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衰老差异,通过“康养干预延缓生理性衰老、医药技术干预病理性衰老”的双路径模式推进科学抗衰,为该领域研究与实践提供学术参考。

微能生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彭爽以《干细胞与银龄健康:从延缓衰老到提升生命质量》为题作学术分享。他指出,干细胞技术是应对慢性疾病与衰老相关问题的关键方向,具有多组织修复潜能与双向免疫调节特性的临床级干细胞,从源头解决了细胞医药工程种子细胞标准化制备的核心难题;且在《管理条例》等政策支撑下,其产业化与临床转化进程显著加速。结合20余年临床实践,他强调该类干细胞制剂已在移植物抗宿主病、急性心梗、新冠重症等领域完成多中心临床试验,通过调控免疫微环境、促进受损细胞修复,验证了其安全有效性。建议推动干细胞技术与银龄健康需求深度结合,依托博鳌乐城等医疗特区政策,构建“精准评估-靶向干预-动态监测”的健康管理体系,为老年慢病防治与健康寿命延长提供创新技术路径。

在交流互动环节,青岛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勇作为参会嘉宾代表发言。他表示,此次参加学会活动收获很大,既深化了对康养领域的认识,也为后续双学会间的联动协作奠定基础。他指出,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3亿,老龄化加速为银发经济带来机遇,而银龄抗衰与健康长寿是系统性社会经济问题;抗衰产业潜力巨大,青岛在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优势,加强康养与AI研发融合、建设相关研究院,有望成为全国康养新高地;健康长寿服务需医疗康复一体化、社会资本参与等协同推进,抗衰涉及多行业,需政府搭台促进对接。他建议构建银发康养经济新生态,市经济学会也将积极与康养学会联动合作,共同助力青岛建设康养之城、推动康养事业发展。

青岛市康养学会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刘文俭作总结点评发言。他表示,本次研讨会成效显著,凸显三大特点:一是紧扣“康养论道”主题,深度围绕抗衰与健康长寿,明确“抗衰是老而不衰、长寿是健康前提下超平均预期寿命”的核心认知,既阐释理论原理之“道”,也分享实践方法之“术”;二是内容丰富多元,从中医养生、心理调节、生活方式、慢病管理,到再生医学、细胞技术等生命科技领域,多维度解读抗衰与健康长寿路径;三是充分体现“产学研用”融合协同,邀请高校、医院、科研机构及业内代表性企业的前沿专家参会,专家及所在机构均在行业内具备影响力,为康养领域发展凝聚多方智慧。会后,学会将组织专家力量对本次研讨会的专家观点与建议进行汇总,形成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呈报市相关部门、领导参阅。

本次研讨会为青岛的银龄抗衰与健康长寿事业提供思路、案例与借鉴,凝聚行业共识,助力相关政策完善落地。青岛市康养学会将落实研讨成果,推动抗衰理论、技术与服务融合,为青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青岛样板”。
(编辑/黄强)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lCWp1P1BDt8r63SeMwSW-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