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涌入万豪、迪士尼,美团会员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作者|白露
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
“上海迪士尼的5折门票谁抢到了?”“不会还有人不知道上海迪士尼门票五折吧”“上海迪士尼门票半价,仅限今日,大家快去!”……
10月18日,小红书上突然涌现出大量关于“上海迪士尼5折门票”的帖子。网友发布的内容显示,当天美团迎来首个“18会员日”并开启迪士尼门票5折活动,因此吸引了大量用户抢购。
在惊蛰研究所看来,上海迪士尼竟然放出“5折门票”,这一反常举动背后或许并非简单的“以价换量”搞促销,而是一场针对主题乐园产业乃至整个文旅市场进行的提前布局。
主题乐园,深耕本地市场
从迪士尼、环球影城、乐高乐园等国际化大IP的相继落地,到华强方特、欢乐谷等本土品牌向二三线城市的持续布局。近几年,中国主题乐园市场呈现出火爆发展的态势。
《2024中国主题公园竞争力评价报告》显示,早在2023年,纳入统计的86座特大型和大型主题公园就吸引了1.3亿人次游客,创造了303.89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前一年,游客接待量激增71.84%,营业收入跃升97.86%。
从市场发展趋势和自身行业地位来看,作为世界知名IP、国内首座迪士尼主题乐园的上海迪士尼,其实并不缺少客流。全球主题娱乐协会(TEA)发布的《2024全球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报告》提到,上海迪士尼乐园2024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470万人次,同比增长5%,不仅蝉联中国主题乐园客流量榜首,更稳居全球主题乐园排名第五位。

显然,客流这一“眼前的问题”并不需要上海迪士尼担心。因此,真正让上海迪士尼选择与美团合作的理由,或许是“未来的布局”。
《人民论坛》刊载的文章《青年网民消费行为及心理的深层逻辑》中提到,“Z世代”(以“95后”“00后”为代表)占中国总人口比重不到20%,但其消费规模已占到40%。
在此基础上,仔细回顾近几年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则会发现,年轻一代消费者正逐渐成长为旅游市场的主力人群。央视财经《美好生活大调查》栏目曾报道,2024年18-35岁的年轻人旅游愿望最强烈,而且,五年来他们的出游意愿都领先其他年龄段。
旅游人群年轻化的行业趋势,也在上海迪士尼的客群分布中有所体现。美团数据显示,2024年8月至2025年7月,上海迪士尼“05后”游客年增速达110%。
同时,这一数据也从侧面反映出,在拥有7.7亿吃喝玩乐会员群体的美团,大量年轻、有消费力的新文旅人群,不仅日常在这里吃喝玩乐,他们也与迪士尼等主题乐园的目标人群天然匹配,是潜在的乐园消费新主力。

美团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团黑金及以上会员人均年消费在1万元以上,其中黑钻会员人均年消费超3万元。仅2025年,美团黑钻人均在上海迪士尼乐园消费订单量同比上涨58%,是高频游园的核心群体。
因此,上海迪士尼与美团的合作不只是针对年轻消费者的一次提前“演练”,更是为之后利用双方资源深度合作,持续深耕本地市场的重要战略布局。
在门票之外,搞定年轻消费者
年轻消费者到底要什么?这是每一个聚焦年轻消费市场的品牌,都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而在旅游市场,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种。
例如单日能够完成10处景点打卡的“特种兵”们,要的是经济实惠;热衷于在周末随时开启一场CityWalk的年轻人们,要的是过程的轻松和惬意;而拒绝网红景点、喜爱深度游的年轻人,要的则是接地气的沉浸式体验。
从这些五花八门的新趋势中,主题乐园们可以看到,门票价格只是影响消费决策的因素之一,要想吸引年轻消费者入园,还需要更充分的理由。

以上海迪士尼为例。2016年正式开放以来,上海迪士尼已建成开放的两大主题园区:“迪士尼·皮克斯玩具总动员”以及“疯狂动物城”。其中,“疯狂动物城”作为迪士尼乐园全球首个且唯一该主题的园区,自开园起持续受到本土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疯狂动物城:热力追踪”项目受到不同年龄用户的一致追捧。
另外,位于“迪士尼·皮克斯玩具总动员”主题园区、专为上海迪士尼设计的游乐设施“胡迪牛仔嘉年华”,同样是明星项目。在社交媒体上,被年轻网友们戏称“甩驴”的“胡迪牛仔嘉年华”,有着“迪士尼最快乐的项目”的称号,各种“甩驴魔性视频”和“选驴攻略”也成为年轻网友之间的网络热梗。
线上热度与线下火爆人气相互映衬。
在美团与上海迪士尼的合作中,开放的权益也正与上述热点相关:美团黑钻会员下单迪士尼“一日票”就可以免费领取“尊享卡”,支持快速游玩“疯狂动物城:热力追踪”“胡迪牛仔嘉年华”两大热门项目。借助这一权益的释放,上海迪士尼不但满足了年轻人对游玩热门体验的需求,也借此顺理成章地进入到更多美团会员的视野。
回到主题乐园的游玩场景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游客们在入园之后为了“不白来”,会尽可能多地体验园区项目。由此让游客们愿意花尽可能多的时间在园区停留,是主题乐园们努力的方向。可以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主题乐园消费者在做行程计划时,会规划“乐园+住宿”“乐园+美食”等复合型行程。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今年8月“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美食”搜索量同比上升39%,附近酒店搜索量增幅达186%。此外,“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尊享导览”“上海迪士尼尊享卡”搜索量同比上涨均超500%。
这意味着,有主题乐园出行计划的消费者需要的不仅仅是门票,还有餐饮、住宿相关的需求。而这些需求也为主题乐园们带来了除门票外,更加多元的收益。
惊蛰研究所在往期文章《被玩坏的会员制:从尊贵到真贵》中提到,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会员”背后的品质和服务,不是通过层层分级制造出的“身份差异”。上海迪士尼则是借助美团的会员体系,用“高频带低频”的逻辑,提高触达和转化效率,实现了品牌、平台与消费者的三赢。
有行业人士估算,10月18日当天,上海迪士尼单日售卖量可达历史峰值,美团上的黑钻专属权益、尊享卡等单日销量估计近万张。
主动抱“团”,寻找差异化新增量
行业头部玩家对于市场趋势的洞察,往往有着惊人的默契。
惊蛰研究所注意到,在上海迪士尼之前,万豪国际也在上半年与美团合作共同宣布推出联合会员,在端午、暑期出行旺季,双方联合发放高达388元“吃喝玩乐住”新会员大礼包。

与上海迪士尼携手美团类似,万豪的主动抱“团”,不仅是为了向年轻人群靠拢,也为了深入年轻人的本地生活场景,提前卡位。包括在万豪内部向高管发送的邮件中,也直接表明这次合作的目的,是推动万豪旅享家会员注册量增长,将整合双方在住宿、餐饮、本地生活等领域的资源,顺应年轻客群和新兴市场用户的需求,打造酒店与多元化本地生活相融合的消费场景。
作为文旅产业的重要分支,万豪所在的酒旅行业与主题乐园一样,也需要紧跟用户年轻化的潮流趋势。因为当前的旅游市场,早已不是依靠信息差获利,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偏好也在引导行业提供深度化、定制化、灵活化的消费体验。
例如,近几年深受年轻人青睐的staycation(宅度假),打破了过去坐硬座火车、住青年旅社的穷游方式,让年轻人通过在酒店躺平、睡到自然醒、手机上点外卖的宅度假方式放松身心、获得治愈。
这种出行方式,虽然没有明确计划,却有着各种各样的潜在消费需求。如果单靠酒店自身,恐怕难以同时满足staycation的各种用户需求。但在拥有丰富的吃、住、行、游、购、娱、医等一站式供给的美团,即便是临时产生的需求,也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更关键的是,与美团合作不仅为酒店行业带来房间订单的新增长,还可以融入到年轻人的本地生活,横向拓展“住宿+”的新生意。

譬如酒店可以在美团上提供在线订房的服务,也能向用户提供包含酒店早晚餐或酒店附近明星餐厅团购的“食宿套餐”,还可以将游泳池、汗蒸房等自有资源,打包成单个商品开放给非住宿用户,一方面盘活现有资源,另一方面用产品和会员权益提升用户的整体体验。
也正是因为联合会员的增值权益对用户产生的额外吸引力,在联合会员体系上线的24小时内,美团上万豪的预订量同比增长88%,其中,95后年轻用户的订单增幅超148%。美团黑钻、黑金会员领取万豪金卡、银卡会员的占比,达到当日会员总量的70%。
从上海迪士尼和万豪纷纷抱“团”的案例中可以看到,不论是主题乐园还是酒店,要想“挤”进消费者的旅游攻略里,不能单靠自己,而是要在吃、住、行、游、购、娱、医的消费链上主动找差异化增量。
更简单地说,美团会员就像是一个覆盖日常生活任意场景需求的“超级入口”,在为用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同时,也将不同领域的本地生活商家按照实际需求推送到目标用户面前,完成高效连接。
未来,随着更多主题乐园、头部酒店加入美团的吃、住、行、游、购、娱、医等业态,美团会员体系的含金量也将不断升级,品牌在用户粘性、复购率上也将持续获益。而从提前布局年轻消费市场的角度来看,越早进入的品牌也越能占据先机,这也是所有文旅产业商家与多元化本地生活融合的一步大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