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汽车,必须穷极手段确保车辆安全

贝克街探案官 原创

2025-10-29 20:06

贝克街探案官

作者:鲁镇西

安全,是车企成功的终极捷径

今年夏天以来,最引人瞩目的动态,除了隔三差五推送电车自燃,莫过于京东联合宁德时代、广汽集团宣布推出“国民好车”。

根据官方消息,京东汽车基于宁德时代领先电池技术及巧克力换电生态的优势,结合广汽集团在智能制造、全域安全技术与全球化研发体系的硬核实力,以及京东在用户洞察及线上线下全渠道汽车消费与服务方面的资源,“国民好车”将围绕用户真实需求,重点聚焦外形时尚、性能安全、续航能力、价格亲民四大方面,力求实现最优平衡。同时,三方还将推动汽车产品从生产到服务的全链条智能化升级。

京东汽车表示,未来还将与更多品牌合作,推出更多的“国民好车”,并邀请广大4S店、汽车交付/服务中心、大型售后服务门店等行业参与者加入其中,一起打造更多“国民好车”销售、交付及售后服务网络。

从京东汽车的布局和表态不难看出,京东汽车的主旨并不是直接新建一座车厂参与造车,甚至目前并不想向车企提供零部件,而是将其用户数据和渠道整合打包,为车企提供更加详实的用户画像,辅助确定营销策略,确保销路畅通以及多元化建设。

京东汽车此举,无疑可以让合作车企与用户沟通更畅通,帮助车企及时了解用户动态,从其合作客户来看,广汽作为传统车企的典型代表,在互联网造车大潮下,面对各个造车新势力在宣传层面的无限内卷,传统车企这些只会踏踏实实做事的“大老粗”,显然无法应付“互联网营销”的花花世界。

传统车企玩不转互联网的明显短板,恰恰是老牌互联网玩家京东的绝对优势,其品牌口碑尤其是物流方面的口碑可谓领先市场,若后续与大量4S店合作,京东汽车的“前置仓”将持续扩充,本就领先同业的物流能力,会进一步提升,传统车企也将有机会借助“最后一公里”运力,构筑多元化销售渠道,从而提升业绩。

01 同样不造车,京东和华为有什么不同

参考京东在汽车行业的布局,覆盖了除造车外的所有业务线,销售、保养业务已经形成闭环,甚至可以提供换电服务,主要聚焦大众消费者。

以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为例,据京东黑板报,10月15日,京东物流与小鹏汽车在迪拜杰贝阿里保税区宣布深化战略合作,由京东物流全程规划运营的小鹏汽车中东区域备件仓库正式启用。据悉,这一备件中心存储超千种汽车配件,涵盖小鹏汽车多款车型的维修保障需求,已成为小鹏汽车在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汽车备件中心,为京东养车提供了保障基础。

另一家以不造车,帮企业造好车著称的互联网企业华为,则缺少养车业务,但为车企提供零部件,主要面向企业用户,二者不会形成竞争;聚焦渠道方面,京东APP和华为商城都可以选购车辆,但正如京东和淘宝、拼多多等众多线上网购平台同时存在,在线选购车辆的平台,并不会因为有几个竞争对手而进入红海。

值得注意的是,和进入华为的销售渠道相比,进入京东养车的销售渠道门槛儿更低,以华为智选为例,2024年上半年,赛力斯、奇瑞、江淮和北汽四大整车厂选择智选模式,华为深度参与下,问界M7销量迅速提升,夺得2024年一季度销量冠军,奇瑞、江淮等联合华为推出的车型如今也进入华为销售渠道,就连广汽今年都和华为联合打造全新品牌“启镜”,定位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

但更多车企囿于智选模式中,华为的参与车型研发过于深入,选择的是华为Huawei Inside模式,即车企和华为联合开发,华为提供自动驾驶软硬件、智能汽车全栈解决方案;更多的车企则选择零部件Tier1模式,即华为充当传统零部件供应商,提供标准化产品,这种模式下,包含比亚迪、吉利、长城、一汽、奔驰、宝马等传统车企。

在当今极度内卷的整车圈,只会造好车已经无法支持企业整车销量增长,早期的蔚小理、近两年的小米汽车,都是最为直观的例子,无论是否被网友们吐槽,只要营销层面做到领先友商,整车销量就可以领先友商。

在和京东合作之前,传统车企受限于营销方式的单一性,潜在消费者难以随时随地获取车辆信息,但和京东合作之后,潜在消费者就可以像平常网购一样获取车辆信息,而且有京东提供的用户消费洞察,其推送的精准度更高,更容易转化为成交。而这些成交的背后,整车厂是消费者耳熟能详的传统整车厂,获得渠道也是平日网购经常用的京东,可谓是口碑双重保证。

02 整车厂的营销悖论

关于车企的口碑,新能源车近年来可谓是饱受争议,虽然传统燃油车时代也会有车辆自燃情况,但影响远不及新能源车,在网友们关于新能源车的讨论中,有落井下石,有幸灾乐祸,但对汽车安全的核心问题,关注者寥寥。

10月22日,四川官媒“天府新视界”在推文《电车安全:少些“口水”,多树口碑》中强调“AI造假批量生成发布抹黑评论,据央视网报道,近十年来,水军手段从简单炒作到专业化、规模化发布评论,技术更智能隐蔽。”

从结果来看,截至2025年10月,汽车测评圈不少博主被封号,甚至有的博主涉及人为取走电瓶,制造某品牌车对撞后打不开门的场景。

在这些恶评影响下,一些车企谈投诉色变,甚至想挡住消费者投诉之路,营造企业没有投诉的假象。据天府新视界报道:2024第十三届中国(杭州)问题车展上,部分车企得知车主准备投诉维权后,在车展现场上演“最后一公里”公关围堵;关键时刻不让曝光,日常也把“控评”“删除负面消息”当作主要工作,甚至出了事故,还上演第一时间盖车衣、抠车标等荒唐大戏。

如今有些车企为了提前规避风险,造一辆车,将技术专利、造车牌照、销售渠道互相独立,即三个业务块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公司,每售出一辆车,有售后问题对应一家公司,有制造问题对应一家公司,销售公司和制造公司都出问题,企业造车专利也相对独立,还有机会东山再起。

但追求宣传噱头之前,企业能否在设计制造时规避不实用的花哨设计,正如华为余承东对外强调的那样“生命无价,安全是最大的豪华”。一个隐蔽式门把手,宣传能降低0.003Cd风阻,提升续航约6公里/百公里,可对于一辆家用车而言,这多出来的二三十公里,能为消费者解决多少“里程焦虑”?又有多少驾驶员将电池续航完全消耗到零才想起来充电,即便油车,将整箱油开到一滴不剩,叫拖车加油的司机也一定是极少数。

针对隐藏式车门把手,工信部官网9月24日发布《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每个车门(不包括尾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外把手,且设计应满足在发生事故后,非碰撞侧车门能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通过车门外把手开启车门。

至于追求家用车漂移,同样出自余承东:实话路面车上去就直接飞掉了,在马路上漂移,漂移到别的车道上,漂移到绿化带上去了……标什么2S加速性能、3S加速性能都没有意义,真的重要的是安全性。

因为不是每一台家用车都是藤原豆腐店的AE86,也不是每一个司机都是藤原拓海,更不是每一个改车人都是藤原文太。更重要的是,在内地,禁止私自改装车辆,禁止未报批不合规改装车辆上路,禁止危险驾驶。

所以,家用车,无论是油车时代还是电车时代,最大的豪华是安全,无论用什么方法宣传营销,汽车安全是底线,在这条线之上,所有营销都是锦上添花,即便是企业失手反向营销,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自会为企业辩驳,但当车企丢掉了车辆安全这个底线,营销越狠,挨打越疼。

京东汽车自宣布造车至今,并未人为制造噱头,也没有强行堆砌专业名词,让消费者和吃瓜群众边检索关键词边看公告,可谓是诚意满满,如果京东能穷极一切手段确保其所售车辆安全,或将迅速成为整车行业的新贵玩家。

© THE END

素材皆来自官方公开资料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