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京东物流抢占即时零售,最终目标是它!

递运指南 原创

2025-10-29 15:54

双十一购物节鏖战正酣,物流行业再传消息,竞争加剧。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近日,菜鸟供应链将参与淘宝闪购业务,提供小时达服务。目前菜鸟已经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的部分区域开始为淘宝闪购提供服务,并计划拓展更多重点城市,预计会覆盖3C数码、服饰服装、美妆个护、食品等类目。

对此,菜鸟公关总监对外回应称:“菜鸟一直有服务淘天,服务淘宝闪购是个常规进展。”

就在不久前,10月9日,京东物流发布公告,以2.7亿美元从京东集团收购从事本地即时配送服务业务的全资子公司达疆100%股权及达盛100%普通股。

由此可见,无论是菜鸟服务淘宝闪购,还是京东物流通过资本手段强化本地即时配送能力,都标志着物流企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电商包裹的竞争,开始向“即时零售”战场发力。

一、群雄逐鹿,物流企业转向即时零售

事实上,在即时零售这条赛道上,早有先行者。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站消息,2017年圆通速递辽宁片区“计时达”项目正式启动,至此,该服务已在13个省市开通。该服务包括即时配送、同城限时、省际限时3款产品,主要为贵重物品、3C产品递送以及个性化配送等提供高质量、高时效服务。不过,似乎并没有打响知名度。

另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品牌是顺丰同城。作为顺丰旗下重要的业务布局,它于2016年3月正式启动,并于2019年3月正式独立运营,如今已成长为市场中知名度较高的即时配送平台。

因而,今年即时零售热度攀升之际,顺丰同城率先尝到了市场红利,尤其是2025年夏季,京东、美团、淘宝掀起外卖大战之时,顺丰同城一下成了香饽饽,成为各方都能接受的万能搭档。

2025年8月28日,顺丰同城发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

报告期内,实现收入102.3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8.8%,据报道,这是首次实现半年度营收突破百亿;净利润同比增长120.4%,达到1.37亿人民币;期内经调整净利润为1.60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9%。

公告称,上述增长有赖于“餐饮外卖及即时零售行业快速增长,带动即时配送需求增加,报告期间同城配送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50%,带动收入规模快速提升。”

顺丰同城的业绩,不仅印证了其前瞻性战略布局的成功,更揭示了即时零售已成为物流企业不容错过的第二增长曲线。

面对这条已经被验证的赛道,头部物流企业自然不会缺席。菜鸟和京东物流的集体发力,预示着即时零售行业正从“前瞻布局”走向“巨头必争”。

菜鸟选择以淘宝为切入点并非偶然,毕竟是“一家人”,既能为淘宝闪购增强运力保障,同时也让菜鸟得以借助淘宝闪购平台的海量订单,快速在即时零售领域站稳脚跟。

京东物流则通过内部收购的方式,让京东物流绕过从零搭建配送团队的漫长过程,直接将能力融入自身体系。

那么,为何巨头们在此时集体鸣响入局的发令枪?

二、抢滩即时零售,构筑供应链生态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即时零售市场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尚未完全开发,目前仍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大有可为。

2025年4月,华西证券发布了一篇名为《即时零售行业深度:电商的增量引擎,拥抱下沉市场新蓝海》的研究报告,报告中表示,“当前电商增长趋缓(自2020年起,年规模增速在10%左右,行业增量逐渐缩小),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而即时零售的规模增速保持20%以上。”

报告中还提到,“根据商务部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预测,2025年即时零售规模将超过万亿元,2030年将超过2万亿元,未来5年CAGR约为15%。”

这一持续且高速的增长,意味着海量的订单将从“次日达、多日达”的传统电商物流,转向“小时达、分钟达”的即时配送网络。

对于即时零售平台来说,除了流量,最核心的因素就是配送网络。

即时零售的核心在于“即需即得”,用户体验与履约效率深度绑定。换言之,即时零售的广阔前景,直接转化为对高品质、高效率即时配送服务的刚性需求,为物流企业开辟了一个确定且容量巨大的新市场。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此时,正是抢占这片新蓝海的战略机遇期。

此外,补齐即时配送这一块拼图,也是为物流企业自身构建更完整、更具竞争力的供应链服务生态。

刘强东曾说:“跟供应链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碰。”

这句话恰恰揭示了物流企业转向即时零售的另一深层逻辑:即时配送并非一个独立的业务,而是现代供应链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闭环。

它们将仓储、干线、快递配送、即时配送连成一个整体,抢占的不仅仅是更多的订单,而是未来物流市场的话语权。谁掌握了更多的接近消费者的链条,谁就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更多的优势。

因此,菜鸟、京东物流等巨头的发力,绝非盲目追逐风口,而是遵循着强化整体能力的战略本能。

结语

物流行业的烽火,再次蔓延到“一小时生活圈”的街头巷尾。

当分钟级的配送效率成为新的竞争壁垒,物流服务的价值正被重新定义——它不再仅仅是商品的搬运者,更是嵌入城市毛细血管、驱动商业实时响应的核心引擎。

巨头们的集体转身,标志着一个全新竞争维度的开启。未来的较量,将不再局限于包裹数量的多寡,而是转变为对用户全链路体验的精准把控,能够无缝融合“远、近”场景。

这场由即时零售再次引发的竞争,最终淬炼出的,将是整个社会供应链体系的又一次全面升级。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