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反诈进社区 守护居民远离毒诈之害

10月28日,在郑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的指导下,管城分局禁毒大队组织舜华禁毒社工走进陇海马路街道新南社区活动室,开展了一场“小而精”的禁毒反诈宣传活动,通过讲座和互动的形式,为社区居民送上“安全知识定制课”,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活动开始,民警以“社区常见风险”为切入点,结合近期发生的“冒充物业诈骗”“快递藏毒”等案例,剖析不法分子如何利用居民对“熟人”“权威”的信任实施侵害。民警特别提醒:“凡是接到‘物业通知缴费’‘快递破损赔偿’的电话,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凡是包装简陋、无生产信息的‘网红零食’,都可能是毒品的伪装!”
现场播放的一段吸毒者真实忏悔视频令居民沉默。一位阿姨低声说:“视频里那个小伙子说,第一次吸毒就是被朋友骗‘尝一口没事’,结果现在家破人亡……”民警借此强调:“毒品不会让人‘有面子’,只会让家庭坠入深渊。拒绝毒品,从对每一句‘试试看’说‘不’开始。”
随后,禁毒社工团队携10余种仿真毒品模型登场,重点展示“奶茶粉”“跳跳糖”“电子烟弹”等新型毒品的特征。禁毒社工对照包装印有“草莓味奶茶粉”的模型讲解:“不法分子将毒品成分混入奶茶粉,让人放松警惕,误食后染上毒瘾,从此堕入毒品的深渊。”她现场演示辨别技巧:“正规零食都有SC食品认证标识,而‘毒零食’一般包装粗糙、信息不全,明显的‘三无’产品。”
在互动环节,居民刘女士提问:“如果发现孩子书包里有可疑粉末怎么办?”禁毒社工立即指导应对流程:“第一步保护现场,不要触碰或丢弃;第二步拨打110报警并联系社区禁毒专员;第三步配合警方进行毒物检测,切勿自行处理。”现场还设置了“禁毒知识问答”环节,答对者可领取印有禁毒标语的便民手册,居民李大爷笑着说:“这手册上还有社区民警电话,以后遇到可疑情况直接打,方便!”
此次活动通过“案例贴近生活、模型直击要害、服务精准到位”的宣传方式,让禁毒反诈意识在社区落地生根。正如参与活动的张奶奶所言:“以前觉得这些离我们很远,现在才知道危险可能就在身边。多学一点,就是多给家人加一份保险!”(文:郭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