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械资讯 | 广东进一步推进创新药械应用;福建、广西出台措施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江西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

进一步推进创新药械应用的若干措施

9月29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进一步推进创新药械应用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构建创新药械挂网采购新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创新药械开辟挂网快速通道(按规定不能挂网采购的医疗设备除外),在企业承诺所提供信息真实准确,申报价格符合国家及省规定的挂网价格政策要求前提下,实行“随报随审”,自申报资料通过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挂网审核;建立创新药械临床应用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创新药械开辟临床应用“绿色通道”,不得以医院用药目录数量限制、医保支付改革等为由限制创新药械入院应用;鼓励临床试验医疗机构优先采购在本单位开展临床试验并获批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规范应急采购创新医疗器械,医疗机构每年度应急采购创新医疗器械金额不得超过本单位当年度创新医疗器械采购总金额的20%。(来源: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关于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研发活动的若干措施

9月29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研发活动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15条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创建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对新获批国家级平台基地的牵头企业给予一次性最高1000万元奖励,省部级平台基地牵头企业按规定给予经费补助,由对应的省直部门负责落实;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1000万元后补助;支持企业在省外设立的独立法人研发机构牵头申报我省“揭榜挂帅”技术攻关项目,或参与实施其他科技计划项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创新平台,须建有研发机构并开展研发活动;支持企业承接转化科技成果,实施中试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对企业获批认定的省级中试服务平台、共性技术平台(概念验证中心),由省级主管部门给予经费补助或项目支持;对新认定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给予1000万元扶持;落实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赋权+转让+约定收益”政策,鼓励高校、科研院所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企业使用;对购买重大科技成果的企业按不超过实际支付技术交易费用的30%给予补助,单个企业每年最高补助额不超过300万元。(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的若干措施

10月1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围绕六大维度系统提出25条具体措施,旨在全链条、多角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集群,加快推动高水平创新型广西建设。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的作用,将科技领军企业、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需求作为科技任务部署的重要方向;推动企业牵头实施的产业类科技计划项目比例不低于70%,推进与科技领军企业共同出资实施“揭榜挂帅”项目、“链主制”项目,建立企业参与科技计划项目验收评价机制;加大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原创成果就地转化、引进重大成果落地转化,单个项目资助100万—500万元;对建设重大中试平台的产业龙头企业,给予不超过1000万元的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等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将科技成果许可企业使用;对企业通过出资购买、作价入股、委托开发、合作开发以及科技招商等方式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按科技成果技术交易额20%40%的比例给予后补助,单项补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江西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三年工作指引(2025-2027年)

10月15日,江西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印发《江西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三年工作指引(2025-2027年)》的通知,围绕“1269”行动计划和未来产业培育方向,持续提升“1+M+N”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能级,构建涵盖“科研→验证→中试→孵化→产业→市场”多级递进的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聚焦电子信息、有色金属、装备制造、新能源、石化化工、建材、钢铁、航空、食品、纺织服装、医药、现代家具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及未来产业培育,以6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为中心。在医疗器械领域,重点发展内窥镜、介入类、高分子材料等高值耗材,免疫组化分析、眼科诊断、大型医学影像设备及智能诊断软件,积极推进脑科学与核医学等相关前沿设备创新,提升医疗器械的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推动未来材料、未来显示、未来能源、未来航空、未来生物、未来健康等领域项目布局和产业化,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先进计算技术推动智能诊断智慧治疗、智能养老及健康管理服务,进一步深化AR/VR/MR、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在治疗规划、外科手术导航、微创介入和活检穿刺等关键医疗环节中的融合应用,构建技术驱动、智能协同、全程可控的新一代健康技术体系;鼓励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社会资本独立或联合建设概念验证中心,设立概念验证专项资金,对中心建设或项目验证给予支持,加速具有市场潜力的早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按照“专业化与综合性相结合原则,围绕我省主导产业,优先布局专业型概念验证中心,鼓励在科教资源富集区域建设综合型概念验证中心。(来源:江西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