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为老旧小区“冲电” ——领秀硅谷党委的办法可取||郭程

文/郭程

四年前,我从武陵山腹地来北京投靠子女养老。为了省费用,我选择了五环与六环之间也就是海淀和昌平交界处的领秀硅谷小区一套旧房,办好了居住证,我就是这里的居民了。
这个小区,说小不小,居住着1300多户4100多人,很多是如我一样从东南西北来京投靠子女的。说旧真旧,1300多套房子自2003年开始交付业主,也是20多年了。房子旧不说,人都老了——朝小区一走,迎面而来的大都是银发苍苍的老人,拄拐杖坐轮椅的不在少数,当时我给老伴说:“住这里,朝上看是一片绿(树叶),朝下看一片白(银发)”。当时我60出头,这个年龄段的人,还被人戏称为“青壮年”,与我退休前当教师成天看到的“朝气蓬勃”相比,朝阳变夕阳,落差可大啦!
事情怕具体!一深入了解,事实就改变了我的看法:领秀硅谷社区党委面对现实,用文化为老旧小区“冲电”,在“老”、“旧”的外表下,这个小区其实生机勃勃。
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几年的“抵近观察”,我认为有三点可取:
——按特长把居民组织起来。硅谷小区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老人可不是等闲之辈,他们中有的曾是当地文化部门的领导或业务骨干,有的曾是当地书法、舞蹈、歌唱等各种大赛的获奖者,有的还是在中央和地方媒体频频上稿的“笔杆子”。了解了这些情况,社区党委敏锐地认识到:这些老人是宝贵资源,是繁荣社区文化、把“第二个结合”落实到最基层的生力军。于是,党委通过各支部摸底,按老人的特长,分别成立了书法队、歌咏队、摄影队、乒乓球队等,还有可紧可松成员不固定的掼蛋娱乐室。这样,大家找到了“组织”,失落感顿消。有一位来自湖北孝感的退休工程师老黄,爱好摄影,自从有了摄影队后,活跃有加,社区任何活动,都能见到他扛着长镜头相机,不停的“喀嚓喀嚓”,把美好的瞬间留住。社区没活动的时候,他常常乘公交到数十公里外拍摄美景,记录快乐。

——按需求把活动开展起来。社区党委深知:活动就是活力,没有活动,各种文化组织就会形同虚设。他们通过党支部,广泛征求党员和居民意见,按需求开展活动。近几年,他们开展了红色景点参观活动、广场舞竞赛活动、歌咏活动等等。红色景点参观活动收效尤为显著,党委组织党员到雁栖湖红船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参观了成立于1927年的通州第一个党支部遗址和雕塑等。不少老党员说:这是最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我们老了,一定要初心不改,本源不变,做一个方得始终的好党员。今10月中旬,党委组织党员参观了中国第一座以园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植物博物馆,党委引导大家畅谈保护植物的环境与生态价值,深刻认识绿化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密切关系。

——按能力把余热发挥出来。硅谷社区党委十分注重发挥居民自治作用,让大家参与管理,在参与中自治。他们根据党员和居民的身体状况、活动能力,吸收大家开展自愿者维护小区秩序活动、组织党员在小区清捡垃圾活动、社区党员讲党课活动和爱国爱社区的作品征集活动,让党员和居民在参与中服务社会,表现才能,充实自我,一举多得。社区女党员庞西娟,退休前对党史党建理论有比较深入的研究。退休后,她坚持与时俱进研究党建工作,自制PPT,生动形象的为社区党员讲党课,受到党员群众的欢迎。新中国成立七十六周年之际,社区党委组织书画、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一百多件作品,筹办了"艺韵华诞,锦绘领秀"主题作品展。作品充分体现出社区烟火、家国情怀和对“十五五”美好愿景,开展以来,参观者络绎不绝。
用文化为老旧小区冲电,高!
领秀硅谷社区党委文化活动剪影:




















(摄影 :清风夕阳 大黄 郭厚源 琴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