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礼包”暖人心 流动党员“学有归处”

记者 景静 通讯员 毛瑜杰
“刚到郑州打拼,还没找到组织,社区就主动联系我加入了‘流动党员之家’,不仅有定制学习资料,还能参与志愿服务,感觉找到了‘家’!”这是二七区福华街街道流动党员近期常说的话。今年以来,针对辖区流动党员学习教育管理难题,福华街街道推出“精准化定制学习”模式,为500名流动党员送上专属“学习大礼包”。通过构建“精准管理+多元学习+搭建平台”三维机制,推动流动党员从“流入”向“融入”转变,切实实现“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
精准管理,让流动党员“流而有踪”
为筑牢管理根基,福华街街道以“摸清底数、动态跟踪” 为核心,通过网格排查、企业走访及智慧党建“码上报到” 等方式,常态化开展“寻党员”行动,全面掌握流动党员职业、联系方式、服务意向等关键信息。
在此基础上,街道建立“一人一档”动态数据库,安排专人更新党员流动轨迹与组织生活参与情况,并与流出地党组织联动,实现“双向管理”。同时,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及辖区园区、楼宇,打造13个“流动党员之家”,让流动党员抵达后“有处可去、有人可找”。

多元学习,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学”
以“学习大礼包”为载体,街道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学习体系。礼包内含定制学习清单、理论书籍、党徽等资料,精准匹配党员需求,方便利用碎片时间学习。
线上通过党员学习群推送“学习强国”资源、政策短视频,每月开展 “云端党课”;线下组建“党员志愿者送学队”,为行动不便的老党员、特殊党员上门送学,确保“不漏一人”。截至目前,街道已组织线上线下学习活动8场,送学上门32次,覆盖党员超420人次。
搭建平台,让流动党员“流而有为”
为激活流动党员参与基层治理的活力,街道在“学习大礼包”中嵌入涵盖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6类项目的“志愿服务菜单”,供党员按需“点单”。目前已组建180余人的 “流动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老旧小区清整、助老送餐等服务 30余次。
同时,通过“党员议事会”邀请流动党员建言献策,近期收集商户管理、停车优化等建议23条,11条已落地。不少企业流动党员还发挥专业优势,开展技能分享、创业交流,成为辖区发展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