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熊猫日 | 最萌“辖区”,最强守护! 走进“熊猫警长”的青山日记

在四川平武白马藏区,夺博河静静流淌,这里有绵阳市海拔最高、条件最苦的派出所——平武县公安局白马派出所,被称为“熊猫警长”的所长韩代明带领民辅警,在高山深谷间续写着守护的故事。

白马派出所辖区内的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岷山山系核心区域,对于韩代明而言,守护这片生态净土,与守护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样,都是刻在骨子里的职责使命。

今年10月,韩代明正与巡护员以一条特殊的巡护路线迎接第九届国际熊猫日的到来,对于“熊猫警长”韩代明来说是第一次巡护这条路线,从牧羊场到三道坪,长度10公里,海拔达到2300米至4300米,这条路线对于监测保护野生大熊猫及其伞护物种有着重要意义。与韩代明并肩坚守的,是获评“中国好人”的王朗保护区巡护员罗春平与梁春平。二十余年间,罗春平与梁春平用脚步丈量了4万公里巡护路,磨破的鞋履堆成了小山,却将保护区的每一寸土地都深深印在脑海里。韩代明在所4年多,和巡护员的联合巡山早已是“家常便饭”,罗春平获评“中国好人”那天,韩代明拍着他的肩膀笑“跟你这‘好人’同行,你走了四万公里,我也巡了四千里,今年咱们接着干,争取一起完成‘十万里巡护’!”

“长线巡一年至少一次,重点区域在重点时段巡得更勤。”韩代明介绍,每年4月草地融雪时,需防范邻县村民翻山采虫草带来的火灾隐患与野生动物误伤风险;冬天要防盗伐林木,日常则需警惕盗猎行为。除了传统巡护手段外,平武公安建立完善新型生态警务运行模式,探索科技手段与警务工作的深度融合。联合相关部门在保护区科学布设近480台红外相机与50多个智能卡口,投入了无人机2台,建设无人机自动巡防机房6处,成功的构建起“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通过“天空地”布局,解决深山无法实时巡防的难题,实现对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红腹锦鸡等野生动物活动及林火、人为活动的实时监测。此外,无人机巡查和林区实时监控也成为常态,弥补了人力巡护在地形复杂区域的不足,能快速发现非法入侵、火情隐患等问题,让生态守护更高效精准。

随着今年九月底九绵高速通车,白马藏区成了热门旅游地九,春有粉黛映山红,夏有清风送凉意,秋有红叶染层林,冬有白雪覆山寨。人多了、车多了,白马派出所更忙了,可韩代明心里清楚:旅游火了,生态不能丢。韩代明始终坚持 “经济发展到哪,公安服务就到哪”的理念,将守护青山绿水视为护航群众“金山银山”的重任。


“作为‘熊猫警长’,护好生态就是护好群众的‘钱袋子’。”韩代明带着民辅警走村进寨,在坝坝会上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通过自然研学送教,树立青少年生态保护法治意识。针对辖区重点工程项目,他主动介入生态保护监督,坚持“早发现、早处置”原则防范隐患。在保护区巡护中,他摸索出“分级分色管理办法”:每月全覆盖巡查,清缴非法工具、排查火灾风险;重点区域标为红色,巡护频次加密至每周一次;一般区域标为蓝色,按计划维护。同时,借助森林警察大队资源,协同探索“护林打处联办”机制,实现涉林涉野案件快速发现、联合侦查、协同办理,提升执法效能。
平武县公安分局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