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明第三次增持彰显零跑信心:技术、业绩与品牌向上的三重印证


10月20日,零跑汽车公告显示,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朱江明完成两年内第三次增持,叠加单一最大股东集团累计增持金额达8.5亿港币。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加速转型的关键节点,这一动作绝非简单的市场表态,而是朱江明基于零跑十年技术积淀、市场业绩突破与品牌升级布局的战略笃定的体现。
从创始人的持续加持到全链路能力的系统性突破,零跑正以清晰的发展逻辑,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构建起独特的核心优势,为市场和投资者提供了一份兼具确定性与想象力的价值答卷。
01增持定调:创始人躬身入局的信心锚点
此次增持最引人瞩目的,是朱江明“两年内三次增持”的连续性与“累计相关主体增持超8.5亿港币”的规模性,这两组关键数据背后,是创始人对企业价值的深度认可与长期承诺。

作为电子工程师出身、拥有逾三十年技术研发与企业管理经验的创业者,朱江明的每一次增持都精准对应零跑的发展关键期——从初期技术路线的确认,到中期规模扩张的攻坚,再到如今品牌向上的突破,其个人信心与企业发展深度绑定,形成了“创始人信念-企业战略-市场成果”的正向循环。
从企业责任维度看,朱江明的增持行为更体现了对投资者利益的维护与企业稳定发展的担当。
在新能源车企普遍面临盈利压力与市场波动的背景下,创始人真金白银的投入,有效缓解了市场对企业现金流与发展前景的担忧,为股价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撑。
朱江明在群访中曾明确表示,零跑不刻意维护股价,而是专注做好产品与业绩,这种“务实主义”与持续增持的“信心表达”形成互补,让投资者看到了企业“踏实做事、长期主义”的发展底色。
从行业周期视角观察,此次增持恰逢新能源汽车行业四季度的“黄金竞争期”。
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含出口)预计达1650万辆,国内市场渗透率有望突破55%,消费需求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增换购用户占比持续提升,对高端配置与优质体验的需求日益凸显。
零跑在这一节点的增持动作,不仅是对自身产品竞争力的自信释放,更传递出对行业“价值竞争”趋势的精准把握,为行业格局的重塑注入了重要变量。
02成果支撑:多维利好构筑的增长基石
朱江明的持续增持并非空穴来风,2025年零跑在技术突破、市场业绩、行业地位三大维度的亮眼表现,早已构筑起坚实的增长根基,让每一次增持都有充足的事实支撑与数据背书。

技术层面,零跑以“全域自研”战略打破了行业技术壁垒,10月16日发布的旗舰D平台及首款车型D19,成为其十年技术积淀(2015-2025年)的集大成者。
该平台一举实现六大行业首创:混动领域搭载全球最大80.3度电池,首创增程CTC技术,通过门槛集成排气系统与航天级气凝胶方案,将排气管路空间大幅缩减,为电池布局创造条件,实现500km纯电续航。
纯电领域首发115kWh超级混合电芯,破解电池“能量-安全-寿命”不可能三角,满足2026年最新电池国标,短路后72小时不起火、不爆炸。
智能领域首发双8797中央域控,以1280TOPS算力支撑VLA辅助驾驶与端侧大模型座舱,实现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通行。
驾控领域LMC 2.0底盘系统,具备高速双轮爆胎控制、3.6米级圆规掉头等顶级功能,配合双腔闭式空悬与CDC减振,打造“魔毯般”的平顺体验。
安全领域采用九横三纵四连环笼式车身设计,2000Mpa回形五重钢A柱技术强化车身防护;舒适领域首创车规级森野氧舱,将制氧机融入汽车,开创健康出行新维度。
这些技术突破的背后,是零跑“核心技术自研自造”的坚定布局——研发人员占比达80%,占整车成本65%的核心零部件实现自主研发与生产,从三电系统到智能化架构均掌握核心自主权。
这种技术掌控力不仅让创新快速落地,更实现了成本的精准控制,例如通过驱动发电一体机的创新设计,减少一组电机及对应的电控系统,既实现了几十公斤的减重,又降低了数千元成本,为“高端配置+亲民价格”的策略提供了技术与成本双重支撑。
业绩层面,零跑已成功迈入“规模与效益双提升”的良性循环。2025年1-9月,零跑累计交付量达395516台,连续7个月月交付量位居新造车势力榜首,其中9月单月交付量突破6万台,创下年内新高并刷新中国造车新势力交付历史纪录。
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2025年上半年零跑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毛利率同步创下历史新高,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企业。
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规模效应与技术降本的双重作用:随着交付量持续扩大,研发成本与固定成本被有效摊薄;而全域自研带来的零部件成本优势,让零跑在保持产品竞争力的同时,成功打开盈利空间。
朱江明在群访中以杰尼亚与优衣库的盈利模式对比,清晰阐述了零跑“靠规模取胜”的盈利逻辑——不追求高端品牌的高毛利,而是以大众化产品、合理定价实现规模突破,最终达成盈利目标。这一逻辑已得到市场的充分验证。
行业地位方面,2025年9月零跑正式宣布第100万台整车下线,成为中国第二家迈入“百万俱乐部”的新势力车企。从2015年成立到2025年实现百万台交付,零跑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从行业新入者到主流玩家的蜕变,这一里程碑不仅是产品力与用户口碑的积累成果,更标志着其在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质量控制、市场渠道等全链路能力的成熟。
目前,零跑已在金华、杭州等地布局生产基地,产能规划与销量目标精准匹配,为后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能保障;供应链方面,已与宁德时代、博世、采埃孚、米其林等全球顶级供应商建立深度合作,形成“自研核心+顶级配套”的供应链体系,既保证了产品品质,又提升了供应链稳定性。
03战略升级:品牌向上打开的未来空间
如果说技术突破与业绩增长是零跑的“基本盘”,那么以D平台为核心的品牌向上战略,则是朱江明敢于持续增持的“未来增量”,为企业打开了全新的增长空间,也让零跑的长期价值更具想象力。

零跑以“百万级体验、30万级价格”的定位逻辑,彻底打破了“旗舰产品=高价门槛”的行业潜规则。
基于D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D19,定位科技豪华旗舰SUV,车身长度超5米2,宽度近2米,轴距超3米1,以全尺寸体量带来宽敞空间;配置上搭载宁德时代电芯、双8797舱驾一体芯片、米其林低滚阻轮胎、博世R-EPS转向、孔辉双腔闭式空悬等顶级配置,内饰采用百万级Nappa工艺全粒面真皮,更搭载首创的车规级森野氧舱,打造健康出行场景。
但在定价策略上,零跑坚持“以成本定价格”的一贯作风,朱江明明确表示,D系列是“顶配中的顶配、旗舰中的旗舰”,但不会追求更高毛利,而是让用户以30万级价格享受百万级体验。
这种“技术普惠”的定位,精准击中了市场痛点——随着新能源增换购需求增长,消费者对高端体验的需求日益提升,但普遍拒绝为品牌溢价过度买单,零跑D19的推出恰好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白。
为支撑品牌向上战略,零跑在营销与渠道端同步推进系统性升级。发布会现场,零跑正式宣布费翔出任D系列代言人,此次合作并非简单的流量绑定,而是品牌气质与代言人形象的深度契合:费翔作为演艺界的“常青树”,以低调务实的作风、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专业实力,与零跑“十年磨一剑、专注技术沉淀”的品牌调性高度匹配;双方都秉持“不沉迷流量、追求长期价值”的理念,这种精神共鸣让代言合作更具说服力,有效提升了D系列的品牌格调。
渠道方面,零跑摒弃了“全面铺开”的粗放模式,转而聚焦北上广深等一二线核心城市,选择核心地段布局优质网点,提升门店的展示形象与服务能力,让渠道质量与产品定位相匹配。
正如零跑副总裁周颖所言,选择浦东美术馆举办发布会、邀请费翔代言,都是为了让用户“静下心来感受D系列的质感与技术底蕴”,这种精细化的营销与渠道策略,为品牌向上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规划的清晰落地,进一步强化了零跑的长期增长预期。根据朱江明在群访中披露的战略,2026年将成为零跑的“产品大年”,计划推出2-3款D系列产品及2款A系列产品,完成从入门级到旗舰级的全产品矩阵覆盖,满足不同细分市场需求;智驾领域将加速突破,依托双8797芯片与VLA世界模型辅助驾驶系统,计划在2026年上半年跻身行业第一梯队,缩短与头部玩家的差距。
海外市场方面,通过与Stellantis集团的合资合作,零跑已实现全球化的“加速度”突围,目前已进入欧洲、中东、非洲及亚太地区的30多个国家,建立近700家销售服务网点,其中欧洲市场网点超640家;2025年1-9月,零跑海外市场累计交付超3.7万台,曾在2025年8月超越比亚迪登顶德国纯电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全球竞争力,海外业务已成为零跑重要的“第二增长曲线”。
从朱江明的三次增持,到D平台的技术突破、业绩盈利的转正,再到品牌向上的清晰布局,零跑的每一步发展都紧扣“技术创新、用户价值、长期主义”的核心逻辑。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零跑以全域自研构建技术壁垒,以规模效应实现盈利突破,以技术普惠重塑品牌价值,不仅为自身赢得了市场认可,更为行业树立了“以技术驱动增长”的标杆。
朱江明的持续增持,本质上是对零跑“技术创造价值”理念的信念投票。
随着产品矩阵的持续完善、智驾能力的稳步提升以及全球化布局的深化,零跑有望在新能源赛道上实现更大突破,逐步成长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新能源车企。而市场与投资者,也将在这份长期主义的坚持中,见证零跑的价值成长与行业地位的持续跃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