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新”聚力,筑梦启航—郑州市惠济区金洼小学2025学年新教师展示课活动

秋色宜人,正是成长好时节。为推动课堂教学创新,助力新入职教师专业发展,郑州市惠济区金洼小学于2025年10月21日正式启动了新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为确保活动有效实施,学校教导处精心策划,制定了周密的活动方案,依托师徒结对机制,细化责任分工,从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到听课评课都作出了明确指引,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次教学展示活动学科丰富、安排有序,9位新教师将依次展示教学风采:

语文课堂展示
在《g k h》这节拼音课中,罗晶老师以“公园夏日”为情境,通过收集饼干,走出迷宫复习学过的声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中的鸽子、蝌蚪和女孩喝水等场景,初步认识声母 g、k、h 的发音与形状。课堂中,学生通过儿歌、比喻和比较等方式,掌握三个声母的发音特点与书写方法,并在拼读环节中逐步学会 g、k、h 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如 gā、kǎ、hǔ 等。通过各种“瓜”的图片引出三拼音节。罗老师还通过“摘花朵”等游戏巩固拼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生动有趣,学生积极参与,较好地达成了认读、书写和拼读的教学目标。

在《黄山奇石》的课堂上,二三班的孩子们跟着李青青老师开启一场趣味识字之旅。李老师巧妙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引导孩子们探索。在认识学习“状”字时,她通过对比“形状”“形态”等词语,以及与同音字“壮”的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字义。最精彩的是“指”字的教学——当屏幕上出现“仙人指路”的奇石图片,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模仿起

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中,洪鑫老师先带着学生进入渲染的情境中,从而进入课堂的学习。在初读课文后共同学习了生字词,理清了课文结构,各个环节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本节课老师的重点放在了品悟圆明园的昔日辉煌,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从布局、建筑、文物三方面共同感悟到了圆明园的价值,为后面学习圆明园的毁灭奠定了基础。

在《坐井观天》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宋苏娟老师围绕寓言理解与识字目标,设计了富有层次的闯关活动。课堂伊始,她出示寓言图片,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兴趣并自然引入课题。在板书并指导朗读后,学生带着“青蛙和谁争论天空大小”的疑问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随后,教学重点聚焦于青蛙的观点。学生找出青蛙所说的话,通过分析“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等语句,理解其形成“天只有井口大”这一看法的原因。在模仿青蛙“得意”语气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体会角色的认知局限。为深化寓意,宋老师组织小组讨论“为什么青蛙和小鸟的看法不同”,并辅以模拟青蛙视角的小实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故事道理:不能目光短浅、固执己见,应当通过阅读、实践与探索不断开阔眼界。

数学课堂展示
在北师大版数学《整理房间》第一课时中,杨文彬老师以“整理房间”为生活情境贯穿课堂。通过展示凌乱与整洁的房间对比,引导学生思考整理的必要性,自然引入“分类”概念。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参与“给物品找家”的模拟活动,初步体验分类方法。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分类标准,理解分类的有序性与实用性,并通过小组讨论强调分类不仅使生活更整齐,也有助于培养条理清晰的思维习惯,学会用数学眼光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课堂展示
在《矿产资源》一课中,邸天鹏老师的科学课堂展现了扎实严谨的教学风格。她通过清晰的讲解,引导学生系统认识矿产的种类与用途,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课堂注重讲练结合,在关键知识点后及时嵌入思考与探究任务,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深化理解,有效培养了科学探究能力。

体育、信息课堂展示
本次展示课中,体育与信息科技学科的新教师同样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与鲜明的学科特色。
宋明涛、燕敏老师两位老师的体育课充分利用场地优势,精心设计了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身体实践与团队协作,在富有节奏的练习与游戏中,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提升了身体素质,展现了体育教学的活力与朝气。


张员豪老师在二号机房执教信息课,课堂紧扣实践操作与应用。他引导学生通过上机实操学习信息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逻辑思维,让学生在解决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新教师们精心研读教材,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他们以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新颖多样的课堂活动,充分展现金洼小学新生力量的教学活力。
每一次展示都是成长的阶梯,每一次磨砺都是进步的契机。教学之路,贵在坚持;成长之途,重在积累。期待新教师们以此为新起点,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与学校共同发展,谱写教育新篇章!
编辑:沈雪静
复审:刘征瑞 李志建
终审:付艳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