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我命中注定的驿站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文联年度签约中青年艺术家——赵迎
想来是很小的时候了。一个寻常的夏日,爷爷家幽暗的厅堂里,来了一位清癯的先生。他问过我的生辰,那枯瘦的手指在虚空中略略掐算,目光便如两枚清凉的铜钱,贴在我的脸上。半晌,他悠悠地说:“这娃的命里带了驿马星。” 爷爷便问吉凶,先生只是捋须一笑:“此星主奔走四方,离家越远,越有出息。”
“驿马”这二字就像一枚神秘的印记,从此便烙在了我生命的底片上。它似乎一语道破了我骨子里那份不安分的、向往远方的热望。而后离乡,求学,读到那些中外艺术家们的传记,才恍然觉得,那老先生所说的“驿马”,或许不单指秉性,更是一种精神的注定。艺术,原是个体对庞然社会的一种温和的“挑战”。所有的土地都遍布着根须,共生的同时也伴随着束羁。固守之地的人们,总习惯用过往的经验织成一张绵密的网,然后用自己的网眼去筛选和过滤。而艺术家,大概便是那不甘被网住的生灵,总要往前走出来一点,去试探风的边缘,去触碰那无形的临界点。
于是,从十五岁那年起,我这匹被卜定的“驿马”,便真的开始奔走四方。我见过大漠戈壁,那被风揉皱的、无垠的荒凉,天地间只剩下一种近乎绝望的坦荡。我也住过东部的海港,听潮涌日返夜覆,仿佛一场盛大而永恒的叹息。北国的万里雪飘,是将一切喧嚣都静静埋葬的肃穆;而江南的春意盎然,又将生命揉碎了,化作满眼的苍翠欲滴。足迹一道一道,叠在了大地母亲的版图之上,也叠在了自己的心坎里。
可走得愈远,那心底的空落反倒愈发明晰。直到有一天,我走进了成都的烟火气里。
说来也怪,这座城,仿佛生来便懂得如何消解这匹“驿马”的焦渴。它从来不居高临下跟你讲什么大道理,光是那一碗在温润的空气里香飘四溢的奶汤面,还有竹椅上老人们软糯的闲谈,便能将你风尘仆仆的筋骨,一寸寸地浸润得舒软下来。那颗曾经在旅途中颠沛流离、惴惴不安的“驿马”之心,在这里似乎终于找到了一片丰茂的水草,它不再拼命向前奔跑,而只是惬意地打着呼嗨。
有人问我,在成都生活得越久,是不是就越能体悟到生活的真谛?是啊,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有甜蜜,有忧伤;有争执,有和解;有奋斗,有享受……然后,这一切的一切都融化在这座充满故事的锦官城里,氤氲出它幽幽的香。(文/赵迎)

酷狗音乐:成都好巴适 赵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