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拟出台首部《中医眼科适宜技术临床操作规程》团体标准


10月20日,中国中药协会发布通知,就《中医眼科适宜技术临床操作规程》团体标准公开征求意见。该标准由中日友好医院牵头,联合全国26家医疗机构共同起草,旨在系统规范中医眼科适宜技术的临床应用,提升服务质量与安全性,推动中医药在眼健康领域的科学化、标准化发展。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改变,我国近视高发性、干眼普遍化、老龄化相关眼病增长等眼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中医眼科适宜技术,如针刺、耳穴、灸疗、熏蒸、贴敷、刮痧、穴位按摩等,以其“简、便、验、廉”的优势,在视疲劳缓解、青少年近视防控、干眼症治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临床实践中存在操作不规范、适应证把握不统一、安全性管理待加强等问题,制约了技术的广泛应用与疗效稳定性。本规程的制定,正是为了填补该领域临床实践标准的空白,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权威、可操作的实践依据。
征求意见稿详细规定了针刺、耳针、灸疗、熏蒸、贴敷、刮痧、穴位按摩等七大类技术的操作规程、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适用范围: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从业人员,目标人群涵盖视疲劳者、青少年近视防控人群及干眼患者等。
操作细化:对每项技术的取穴原则、操作流程、时间频次、手法力度等均作出具体规定。例如,眼周针刺强调轻刺、避免提插捻转;儿童针刺宜采用速针法,不宜留针。
安全优先:标准特别强调了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过敏体质者)的应用注意事项,并列出各项技术的绝对与相对禁忌症,最大限度保障患者安全。
本规程的推广与应用,将有力提升中医眼科服务的同质化水平,尤其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清晰、易遵循的操作指南,促进中医药特色技术在眼病预防、保健和康复中的广泛普及,对构建优质高效的眼健康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