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硕评论:让传播正能量成为互联网内容从业者的行动自觉

黄硕评论 原创

2025-10-24 16:21

作者:黄硕(“黄硕评论”新媒体创始人,资深媒体人、评论员) 

“黄硕评论”新媒体创始人,资深媒体人、评论员黄硕。

近日,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着力整治挑动群体极端对立情绪、宣扬恐慌焦虑情绪、挑起网络暴力戾气、过度渲染消极悲观情绪等问题。(2025年10月20日 《中国教育报》)

网上的不良信息,在网站平台的不当推荐下,扩大了负面情绪的危及范围,还有可能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相互影响的关系,不良的后续效应不可低估。恶意炒作、夸大、歪曲,甚至截取部分内容以偏概全,这些危害着网络空间的正常秩序。被负面情绪拖后腿的网络空间容易坠入无序和乌烟瘴气的深渊。

从网信部门依法查处平台破坏网络生态案件可以看到,由于网站平台的主体责任未落实,导致不良信息内容在热搜榜出现,对网络生态构成负面影响。

在内容中渲染负面情绪,破坏网络生态,误导网民。凭借搞负面情绪的噱头取得流量收益,显而易见,其价值取向、思路和逻辑进入了错误区域,依法查处帮助网站平台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

网站平台主动履行主体责任,是积极参与网络治理的表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平台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需要不断提升,以跟上互联网发展的步伐。从信息化到数智化,聚焦正能量信息属于网络内容团队的日常行为,其中,正确的价值观支撑整个团队的进步。还有就是,平台的算法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要的时候,更应聚焦正能量信息,比如榜样事迹、好人好事此类暖闻。

网上内容以正能量为引领构成网络文明的鲜明底色。善用传播技术,为正能量持续聚人气。网上内容除了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人工智能的应用给网络内容传播增添了新赛道,传播力度大、范围广、受众多。

笔者认为,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果断辨别涉情绪类内容,网络信息应脱离情绪流量误区。不让不良信息扰乱网络生态秩序,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为了流量而忽视底线。努力杜绝破坏网络生态情况的发生,需要在信息内容进入网络空间的起点上持续发力,加强对网站平台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帮助他们积累正能量方面的业务能力。

社会需要正能量,还需要有担当的传播正能量的人。正能量带给人们积极向上的动力,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内容传播渠道,无论网络媒体还是互联网平台,其从业人员要重视所从事的事业,在工作中,使命感、责任感缺一不可。让传播正能量成为互联网内容从业者的行动自觉。

作者简介:黄硕(Huang Shuo),男,1986年7月生于中国北京,“黄硕评论”(Huang Shuo's Comments)新媒体创始人、评论员、资深媒体人、新媒体人、专栏作家和旅游美食达人。他在China Daily(《中国日报》)及其网站、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Global Times(《环球时报》英文版)、《小康》杂志、China.org.cn(中国网)、红网、华声在线等媒体上发表时评文章,并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China Drive节目、甘肃卫视大型财经证券电视节目《交易日》以及“黄硕对谈”(Huang Shuo's Talk)里,对热点话题进行资讯分享与评论。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