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平陌镇:“头雁工程”振翅 引领乡村振兴

中原网 转载

2025-10-24 09:02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今年以来,新密市平陌镇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实施以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为核心的“头雁工程”,通过精准施策、多措并举,激发基层带头人干事创业活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党组织书记是党在基层的执政骨干和党员群众的带头人。平陌镇着眼于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与战斗力,将“头雁工程”作为抓党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着力选拔素质高、有闯劲的年轻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并通过系统化培养,确保“选准一个带头人,带好一个行政村”。

“导师帮带”促成长,快速进入角色。针对新任年轻村党支部书记普遍存在的经验不足、方法欠缺等问题,平陌镇建立了“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导师帮带”机制。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核心内容,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传帮带,助力新任书记缩短适应期,提升履职能力。界河村新任书记王晓林在走访中了解到村内污水管道瘫痪问题后,在导师指导下,通过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商议筹资问题,耐心做通群众工作,并组织成立质量监督小组,最终高效优质地完成了管道改造,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小事入手”炼作风,树立为民威信。“勿以善小而不为”是平陌镇党委对年轻干部的谆谆告诫。镇党委引导他们从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矛盾纠纷调解等群众可见可感的“小事”入手,在解决具体问题中锤炼扎实作风、树立个人威信、提升治理水平。簸箕掌村书记吴鑫欣便是从回收被废弃工程侵占的土地这一“小事”干起,带领群众平沟填土,成功恢复了10多亩耕地,在实践中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

“借船下海”拓思路,激活农村经济。面对部分村庄基础差、资源少的困境,平陌镇注重引导新任村书记打破思维定式,培育开放型治理思维,学会借势借力。龙岗村书记杜晓磊主动与外地纺织公司合作,组织本村妇女承接手工活,开辟了致富新门路;马家门村书记燕怀芬则成功盘活闲置厂房,办起加工厂,实现了村集体收入的大幅增长。这种“借船出海”“引凤还巢”的模式,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外部活力与智力支持。

扎扎实实的“头雁工程”有效提升了平陌镇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整体素质。截至目前,各村新任支部书记已推动新成立各类企业30多个,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改善,乡村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不断增强。

记者 郭涛 通讯员 李绍光 程艺涵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