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逢霜降至 美好正当时

快阅视界 原创

2025-10-23 19:58

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风染红了山野,踏着多彩的落叶,我们迎来“霜降”节气。“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昼夜温差增大,夜间往往会降至零摄氏度以下,水汽凝华于地表和植被,形成六边形的白色霜花,故名“霜降”。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柿子红似火”。南充市高坪区青苹果小龙幼稚园的老师化身“节气讲解员”,用充满秋意的食材带领孩子们了解霜降,听老师讲述霜降节气的物候特点与民间习俗。

孩子们睁着好奇的眼睛,在观察与触摸中感受霜降的含义,与老师互动中知道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也记住了“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的民间习俗。

晒·“霜降”

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接过柿子,用水仔细清洗,再跟着老师学习用绳子穿过柿蒂、系上柿叶,最后合力将一个个红彤彤的柿子挂在户外的树枝上,期待着它们慢慢晒成香甜的柿饼。

捏·“霜降”

黏土揉一揉、捏一捏,再点缀上叶子,红彤彤的“柿子”就做好了,孩子们稚嫩的作品里满是对霜降的可爱理解。

“柿柿如意”

画纸上滴一滴墨,孩子们拿起吸管轻轻一吹,黑色的墨痕便像树枝般舒展蔓延,一幅幅充满童趣的“柿柿如意”新鲜出炉,每一笔都是对秋日的美好祝福。

围炉煮茶

孩子们围坐在温暖的炉子旁,看着老师将桂圆红枣等食材一同放进茶壶中煮制,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香气,炉子边烘烤的花生、红薯、橘子更是让孩子们不时探头张望,感受着“围炉取暖、共话家常”的民俗。

霜降有信,童趣无边。这场与霜降的相遇,让孩子们在观察、创作与体验中了解节气习俗,更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温度。孩子们亲手制作的“节气作品”、亲口品尝的“霜降美食”,都成为这个秋天最温暖的记忆。(沈映宏)

供稿:南充绸都在线全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