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昕龙教授应平陆县延安精神研究会之邀请莅临平陆县第一初中宣讲延安精神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这里孕育出的延安精神,就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指引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砥砺前行。”

2025年10 月 22 日下午,平陆县第一初中多功能报告厅内掌声阵阵,一场主题为 “弘扬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的宣讲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次活动特邀全国十佳演讲家之一、全国最美教师、运城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宣讲团团长、运城学院补昕龙教授担任主讲人,全校近300 名中学生现场聆听,共同探寻红色记忆,感悟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

补昕龙教授在宣讲中结合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是新时代青少年的重要使命的显著特点。指出“延安精神不是尘封的历史,而是融入我们血脉的精神密码。希望通过自己的宣讲,同学们能读懂延安精神的内涵,把这种精神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成长的养分,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席话为整场活动奠定了庄重而热烈的基调。
宣讲中,补昕龙教授结合自身参与抗震救灾的经历,以身边的英雄人物嘉康杰、罗力立、景海鹏等为切入点,结合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生动的革命故事,深刻诠释什么是“延安精神”,他带领同学们穿越时空,回到那段艰苦卓绝却充满信仰的岁月。

“在延安时期,物资极度匮乏,战士们用‘小米加步枪’坚持抗战,老百姓们勒紧裤腰带支援前线,但大家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 —— 这就是延安精神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生动体现。”
补昕龙教授一边展示延安大生产运动的照片,一边讲述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的故事,“战士们放下枪杆拿起锄头,硬是把昔日荒无人烟的烂泥滩变成了今日‘陕北的好江南’一一南泥湾,靠的就是不服输、不放弃的劲头。”

随后,补昕龙教授围绕延安精神的核心内涵,从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四个方面展开详细解读。他特别提到了张思德同志、白求恩大夫的事迹:“张思德同志在执行烧炭任务时,因炭窑坍塌将战友推出险境,自己壮烈牺牲。毛主席专门为他写下《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实到每一件小事中。”
补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既有历史的厚度,又有现实的温度,让同学们对延安精神有了更具体、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补昕龙教授就新时代中国青年如何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神圣使命寄语青年学子,不要常立志,而要立长志,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目标志向。

宣讲活动在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和同学们“发奋图强、立志成才”铮铮誓言中圆满结束。
作者:李宁(平陆县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