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传递者:一位教师志愿者的内心蜕变
作者:王栋栋
在登封这片土地上,我,王栋栋,只是登封市直属第六初级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但我和我的志愿者团队,正用行动践行着“奉献”的信念,点亮困境儿童的心灯,温暖困境家庭的心田。
一切始于对家乡的热爱。那天,我在登封市教育局关工委组织的公益活动中,看到一些孩子因家庭困境而挣扎、焦虑。他们有的失去双亲,有的父母残疾或服刑,失去了应有的陪伴。那一刻,我心中涌起强烈的责任感。我一直觉得自己平凡,做不出惊天伟业,但我坚信,奉献社会能让人生更精彩。从此,志愿服务成了我的使命。无论酷暑严冬、工作多忙,我都利用节假日坚持走进乡村和校园,为孩子们送去学习用品、陪伴谈心、传递希望。
2025年4月下旬,市关工委的周花枝主任约我下乡走访,来到了我的家乡大金店。看望了3个孤困家庭的孩子后,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于是,我主动提出担任登封大金店镇志愿团的团长。
刚开始,我压力很大,但我知道这不仅是责任,更是信任。由于是半路接手,我对困境儿童的情况一无所知,更缺乏信任。第一次以志愿者的身份打电话时,听筒里传来的全是警惕的质问和冰冷的挂断声:“又是骗子!”“别再打了!”大金店镇黄村的一位监护人甚至直接拨通法务电话核查我的身份;乡镇办事处也因隐私问题拒绝提供信息。
所有的门似乎都关上了,但我知道,门可以关,心不能关。没有名单,我就用双脚去丈量;没有信任,我就用真心去换。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大金店镇34个行政村的乡间小路上,多了我这个执拗的身影。我一次次敲门、走访、倾听。
直到——
顾家河村的那位监护人,开始翘首以盼地在门口迎接我;
海眼村的老人,颤巍巍地递来一支代表接纳的香烟;
游方头村的乡亲,把自家种的蔬菜瓜果,依依不舍地送到村口……
我知道,自己终于从“陌生人”变成了“亲人”。这走过的34个行政村,摸排出的23名困境儿童,是一段爱的接力和传承。用双脚丈量的土地上,留下了我对故土的热爱;这一个多月的努力换来的信任和真诚,就是我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一个字:值!
信任建立了,但23个孩子,我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为了尽快实现一对一链接,在家族聚会上,我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坚定地说:“因果自有轮回,福报都在路上。”看着我奔走的身影,听着我笃定的话语,兄弟姐妹们坐不住了。很快,家族里先后走出了七位志愿者。长辈们一致决定:孩子的成人礼,就是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努力上进、报效国家的家风,在志愿行动中得到了传承。
除此之外,一周之内,我感召了十一位志愿者,组建起一支220余人的团队。我们的目标无比清晰:对大金店镇的孤困儿童,开展“扶心、扶志、扶智、扶技”的陪伴,用实际行动温暖和激励他们。人有愿,天必佑之,为实现“登封无孤”,我愿献出微薄之力。未来的路或许很长,但我会一直走在追求梦想的路上,用爱点亮希望,用行动传递温暖。
一年来,我和团队的努力远不止于物质:我们积极挖掘本土文化,带领孩子们重走长征路,用红色文化加持他们的梦想;我们排查修缮房屋、送去米面油被,提高他们的生活幸福指数;我们利用每个节假日组织活动,让快乐与成长相伴。我熟记着通往23个孩子家的每一条路,并给自己立下宏愿:9月底前,实现一对一对接,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誓让每个孩子成人。
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我们牢记志愿者的四个心态:不是平台需要我,是我需要平台;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问题就是机会;困难就是成长!
我们定期走访孤困儿童家庭,陪伴他们度过孤独时光。无论是课后辅导,还是生活关怀,我们都用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点燃希望。有一次,一个因家庭变故而沉默寡言的孩子,在我们日复一日的耐心陪伴下,终于重新绽开了笑容。这样的故事,在我们团队中屡见不鲜。
在我的带领下,爱心团队逐渐壮大。我们深入偏远乡村,搭建“爱心小屋”,为留守儿童提供课业辅导,为他们的家庭送去温暖。当我们在一个偏远山村为孩子们带来书籍、文具和礼物时,一个孩子拉着我的手,眼里满是感激:“你们让我觉得,世界上还是有很多善良的人。”
除了物质帮助,我们更注重传递家庭美德和良好家风。我们不仅传授学习技能,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更通过家庭教育引导,传承孝敬父母、尊重长辈、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在我们的影响下,许多家庭开始重视家庭教育和品德培养,家风的传承成了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故事,不仅仅是个人的奉献,更是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力量。在我们身上,你能看到“奉献不问回报”的精神,看到“用爱心点亮未来”的信念。这份坚持,让我成为学生心中的良师,更成为社区里最温暖的那束光。
我常说:“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亮心灵的火焰。”在我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扶心、扶志、扶智、扶技”的宗旨。我们的努力,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也让家庭和社区的关系更加紧密。目前,登封市的11个乡镇、4个办事处均已成立志愿团,志愿者们都在奔赴一对一链接的路上。
在此,我衷心感谢登封市教育局关工委和所有爱心志愿者的支持与鼓励。是你们的无私奉献,才让我们这样的团队能够坚守初心,传递爱心。正是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社会才会变得更加温暖和谐。
成为一名志愿者,是我对家乡、对社会的承诺。我们这群登封人,用双脚和汗水在平凡的时间轴上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为早日实现“登封无孤、郑州无孤、河南无孤”添砖加瓦,不断前行。
志愿者的路,也许平凡,但充满力量。它就是一群平凡人走到一起,去做一件不平凡的事。只要心中有爱,不忘初心,携手同行,奉献社会,就能让爱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愿每一个像我一样的志愿者,都能在平凡中坚守初心,用行动书写不平凡的人生。真正的幸福,来自无私的付出与无尽的关怀。每一个微小的善举,都能汇聚成温暖的海洋;愿我们都能成为那一束光,照亮他人,也照亮自己。传承家风,弘扬善行,让爱与希望在每一个家庭、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
嵩山之松,四季常青;颍水之波,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