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散文|人到中年
◎邹相
有一天,儿子的同学来家里玩。之前听不少人说,现在的初中生除了学习之外,在一起谈论的不是游戏就是最新科技。在他们聊天的过程中,我突然听到儿子的同学说:“像我们父母这样的老人,根本不知道这些游戏的规则。”听到这一句,我的心里“咯噔”了一下:我不才四十出头吗?咋就成“老人”了?
正当我忐忑不安之际,儿子的同学赶紧对我说:“叔叔,说错了哈,您别介意,平时我们交流很随意,有些话不是有意的,并不是说你们很老。”我笑着回答说:“没事,没事!”
都说这世间最“有情”的是时间,因为“时间能带走一切烦恼和痛苦”;最“无情”的也是时间,因为它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流逝,让我们逐渐衰老。不知不觉间,人生已过了一半,这还是按照活到80岁以上来算的。经常还觉得自己是个孩子,总想融入到儿子的交际圈中去,结果却往往是还没融入进去,又知趣儿地退出来。
中国现代女作家张爱玲曾在其作品中写道:“人到中年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这一段,写得真是太生动、太贴切、太真实了,作为中年男人的我们,也深有同感。人到中年,更多的是责任感,是担当精神。所以,孤独感也会如影随形,总在不经意间,觉得浑身无力,但却不能倒下,因为需要自己的人、以自己为依靠的人,有很多。
夜深人静的时候,步入中年的我们,常常会辗转反侧,久不能眠。心里想着的,不仅仅是因工作带来的诸多压力,还有生活、情感、家庭等方面的负担。然而,每一个夜晚都会不期而至,都会迎来下一个早晨和白天,在昼夜交替中,中年人在负重前行中放飞自我,拥抱生活,笑对明天。
小时候,总想着赶快长大,总盼望着早点过年——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有亲戚走。步入中年之后,再也不想着尽快过年,总希望时光能慢慢地流淌,多给自己留下宽裕的时间,能做更多的事,能留住青春时光。然而,时光不待人,光阴匆匆,岁月峥嵘,在日复一日地忙碌中,皱纹爬上眼角与面庞,青春化作梦幻泡影,只留下一段段、一幕幕或明或暗、或深或浅的回忆。
人到中年,对家乡的思念越来越强烈,宛如一只深陷泥潭的水鸟,越陷越深。每年春节时回老家一次,已经满足不了我们内心的思乡之情,总在瞅准机会,回到老家看看那些熟悉的老宅子、老水井、老水牛、黄土路、田间地头,乃至门前的一砖一瓦、一花一木。
人到中年,对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的要求越来越淡,更喜欢呆在清静恬淡的地方,不喜欢喧嚣与嘈杂的环境。人到中年,心境也越来越开阔,对真善美更加推崇,慈悲与善良涌上心头,见到路边的行乞者,亦或是需要帮助的人,总是情不自禁地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人到中年,话少了很多,更愿意聆听和思考;人到中年,心柔软了很多,早已远离了尔虞我诈,放下了恩怨情仇;人到中年,看淡了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人到中年,看透了世事无常,明白了得失随缘、去留无意……
作家杨绛在其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写道:“走到了临界点,才知道一切不过是命运使然。”其实,步入中年就是一个人的“临界点”,到了这个年龄,我们不再困惑,不再疑虑,尽管相信命运,但却不认命,依然朝着既定的方向,毫不犹豫地勇往直前!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人到中年,生活一样精彩!
(原载于《河南通信报》2025年9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