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2025年三季度业绩亮眼,但股价为啥大跌超8%?
10月21日,泡泡玛特在港交所公告,2025年第三季度整体营收同比增长245%-250%。其中,中国收益同比增长185%-190%,海外收益同比增长365%-370%。但泡泡玛特股价却大跌超8%。
中国各渠道收益表现,与2024年第三季度相比:线下渠道同比增长130%-135%。线上渠道同比增长300%-305%。
海外各区域收益表现,与2024年第三季度相比:亚太同比增长170%-175%。美洲同比增长1265%-1270%。欧洲及其他地区同比增长735%-740%。
根据此前发布的《2025年中期报告》显示,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人民币138.7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4.4%;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74亿元,同比增长396.5%,创下自上市以来的最佳中期业绩。
据财报披露,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实现毛利97.61亿元,同比增长234.4%,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64.0%提升至70.3%,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公司经营利润为60.44亿元,同比增长436.5%,净利润率达到33.7%,展现出卓越的成本控制与高效运营能力。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达213.57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43.6%,整体财务结构稳健。
从区域表现来看,中国市场仍是公司营收的主力来源,上半年收入达82.83亿元,同比增长135.2%。海外市场增长尤为亮眼,亚太地区实现收入28.51亿元,同比大增257.8%;美洲地区收入22.65亿元,同比激增1142.3%;欧洲及其他地区收入4.7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729.2%。
报告指出,这得益于公司国际化布局的深化与本土化运营策略的成功实施。泡泡玛特的全球门店网络已覆盖18个国家,成为潮玩文化“出海”的代表品牌。
在产品层面,泡泡玛特持续强化IP孵化与运营能力,形成以THEMONSTERS、MOLLY、SKULLPANDA、CRYBABY、DIMOO等为核心的多元IP矩阵。2025年上半年,共有13个艺术家IP实现收入破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毛绒类产品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上半年实现收入61.39亿元,同比大增1276.2%,占总营收的44.2%。
泡泡玛特在报告中指出,毛绒产品的成功主要得益于IP差异化设计与高品质工艺创新,如搪胶与喷染结合、互动功能开发等,使潮玩兼具收藏与陪伴价值,深受年轻消费群体喜爱。
渠道布局方面,泡泡玛特持续推进“线上线下双驱动”战略。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全球共运营571家线下门店及2597台机器人商店,分别较去年底净增40家与105台。其中,中国内地门店达443家,亚太69家,美洲41家,欧洲18家,覆盖主要核心商圈和旅游地标。
线上方面,公司旗下“泡泡抽盒机”、天猫旗舰店、抖音及京东平台均保持强劲增长,尤其在“6·18”年中大促期间,连续位列行业销售榜首。
截至2025年1月1日,公司总权益为108.85亿元,其中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权益为106.84亿元,非控股权益为2.01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45.74亿元,同时录得货币换算差额亏损0.29亿元,综合收益合计45.45亿元;其中,非控股权益收益为1.13亿元。
据披露,泡泡玛特于2025年上半年宣派股息10.83亿元,并向非控股股东支付股息0.45亿元。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增至144.30亿元,其中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权益为141.84亿元,非控股权益为2.46亿元。与2024年底相比,整体股东权益增长约43%,主要源于盈利增长及部分子公司权益增值。
截至10月21日收盘,泡泡玛特港股跌超8%,每股报250.4港元,总市值3363亿港元。
此前,摩根大通指出,泡泡玛特股价较8月高点已经大幅回调,投资者已经建立了过度保守的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