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沧浪三杰到苏州美专——半部中国近代艺术史
嘉宾合影
《漱遇清照》应是绿肥红瘦——朱曜奎艺术展首期学术专题研讨会:从沧浪三杰到苏州美专,于2025年10月18日下午在北京通州宋庄上上国际美术馆5号厅如期举行。此次研讨会也是第十五届宋庄文化艺术季中的一个重要学术研讨会。
沧浪三杰历史照片
1922 年,颜文梁、胡粹中、朱士杰共同创办中国第一所美术类专业学校-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苏州美专),朱士杰与颜文梁、胡粹中并称“沧浪三杰”。
苏州美专历史照片
朱士杰先生秉承美育救国的思想,培养出如:钱家骏、严定宪、万赖鸣、特伟等。他们吸取民族传统与民俗文化中的元素,探索出了动画艺术的中国化道路,最终形成被世界瞩目的“中国动画学派”独特风格。苏州美专强调“贯彻教育联系生产实际,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增设实用美术科”的学术导向。
北京大学朱青生教授回复函
特邀嘉宾北京大学朱青生教授为其梳理学术文章,整个学术研讨会分为三大路径进行探讨。采取了“沧浪三杰”以苏州、杭州活动与教学区域的苏杭路径;以朱曜奎先生活动与教学区域、清华美院为主体的清华路径;以及本次展览呈现的宋庄路径。
苏杭路径: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史家顾丞峰教授
顾教授从苏州美专的问题;南方非现实主义的艺术传承问题;朱曜奎老先生的作品三个点进行展开探讨。一方面把这个历史稍微理清一下,另一方面把它的源流给梳理出来,同时对我们以后的研究,甚至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或者暗示。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现任艺术史学研究中心主任杨振宇教授
杨教授通过重新梳理,认为让我们重新来回顾苏州美专这段历史,从三杰、沧浪亭到苏州美专,今天朱先生、舒先生还健在的,舒先生也一样保持着艺术活力。我觉得如果我们用心去思考他们的遗产,他们所开启的一些新的方向,可能还会起作用,并保持对先贤们的致敬。
清华路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国家宝石监测培训中心客座教授孙嘉英副教授
孙嘉英副教授是朱曜奎先生78级的学生,当时考入中央工艺美院特艺系的装饰雕塑专业,和大家交流了一些朱先生的一些教学理念以及退休后,自筹资金创办了民办的北京建设大学,并且给同学们置办电脑,办了当时社会上特别需要的三大实用性的专业,设计、服装、装潢三大专业。
好多学生现在非常成功,进入到各个领导层,或者自己办公司。因为他们完全接地气,他们的设计被社会所认可。所以我觉得朱老师办学是一个功德,还有他此前也是一个艺术家、美术家,退休以后做了这么多的作品,我觉得这两个加在一起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
中国书画院副院长,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海安教授
陈教授简要梳理一条重要的艺术思想脉络,从朱士杰先生的“大美术”理念,到苏州美专的艺术教育实践,再到以《哪吒闹海》为代表的新中国动画高峰,为什么讲《哪吒闹海》这个大美术。张仃先生又正好是《哪吒闹海》的美术总设计,他们创办中央工艺美院,后来张仃先生也这么说,他觉得要是没有朱曜奎先生,后来工艺美院“文革”以后都不一定恢复,这就是朱曜奎先生最大的功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思想丛书编辑办公室主任,从事院史编修工作张京生老师
张京生老师谈了三点感受:
第一,一所艺术学校的创办离不开创办者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视教育为终身事业的信念。
第二,国家十分重视高等艺术教育。
第三,和朱曜奎先生相识50年了,1975年的时候,朱先生从轻工业部调到了中央工艺美院,朱曜奎先生一直秉承父辈的教诲,倾心倾力。先后参加创建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艺系,并为两个学院的发展作出贡献。
宋庄路径:
宋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程红女士
赵镇长表示宋庄正在艺术创意小镇的建设方面如火如荼地进行,现在也是我们第15届宋庄文化艺术季,在此期间有这样一个学术研讨会,我觉得我能做的就是支持、鼓励像这样专业的学术研讨会在宋庄多举办,然后欢迎咱们在座的每一位专家学者能够多到宋庄来,多为宋庄出谋划策。
宋庄镇政府在建设艺术创意小镇当中一直坚持的,就是要留住我们的艺术家,要让艺术家在这片土地上能够发声、发展,去用艺术家真正所适应的一种生态,找到一个宋庄艺术发展的路径。
北京宋庄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鹏先生
李鹏先生提出几点: 第一,把朱老先生留在宋庄,第二,深入探讨产业化的发展,能不能有其他的合作。第三,目前镇党委政府对整个艺术小镇和艺术家的态度是非常坚决的,要保护艺术家,要留住艺术家,要把咱们宋庄变成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创新小镇,这个目标是不会变的。
上上国际美术馆创始人兼馆长、首都文化副中心十大文化名人、美国世界美术家联盟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高研班导师李广明先生
李广明先生认为:朱老先生过去对中国教育的投资和贡献,包括他个人投资建学校,跟上上国际美术馆的整个流程有共同点,个人投资建美术馆,搞美术培训、推广、宣传、展览展示,我感觉这个方面是有连接的。今天在上上国际美术馆展出,也许这是缘分。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杨卫先生
杨卫先生有自己的一堂课就是讲二十世纪民国时期的美术教育,专门立了这么一堂课,叫民国的美术教育。列了四大家: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和颜文樑,实际是两个公立,两个私立,代表了当时民国教育,尤其是民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四个板块。 苏州美专无论从文献和理论上进行一个梳理,非常有必要。一种传统,无论是校史、风格史,还是观念史的继承和发展,就得不断有理论的输入,或者这样一种梳理,这样才能比较清晰地看到文脉。尽管这个学校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它培养的学生确都是名满天下。
知名艺术家杭法基先生
杭法基先生表示:听了之后我感觉这辈人也可以称一辈人,他是中国艺术的承前,而且有启后的作用,他更多是对世界文化的承接,他的艺术不完全是传统的,又包括了深刻的传统精神,但又包含了国际艺术的现代性。
朱曜奎先生的学生许利先生
许利先生表示:非常感谢大家能够不远千里来这里聚一下参加这个活动。我跟着朱先生16年了,一直在他身边,因为我跟他接触得最多,听他的故事也是最多,感动我的也是最多。为什么我要干这个事呢?作为他的学生,我老觉得要为先生做点什么,让更多的后人了解他。
朱曜奎先生家人刘福格女士
刘福格女士表示,因为朱先生身体原因来不了,因为现在天气冷了一些,再加上他身体不太好,让我给捎个话,两个字“感谢”,先生一辈子为了教育、为了艺术,还是两个字“传承”,就是想把他们的思想传承下去,所以这是他的一个初衷,也是他的使命。
研讨会由杨青松先生和本次展览策展人张晚庭女士共同主持,一起从艺术流变史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漱遇清照》——应是绿肥红瘦朱曜奎艺术展
指导单位
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宣传部
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
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委员会
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
北京宋庄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宋庄艺术区党委
宋庄新联会
北京宋庄艺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上上国际美术馆
北京温州总商会文化产业联合会
中国老教授协会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
国杰老教授科学技术咨询开发研究部
北京曜奎画院
特别支持
宅兹中国数字先贤工程
朱曜奎艺术品衍生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