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酒店送物到港交所敲锣,云迹如何用“AI大脑”跑出百亿市值?
图源:云迹科技
10月16日上午9点30分,随着港交所内倒数声落下,云迹科技创始人、董事长、总裁支涛,云迹科技CEO李全印与团队一起敲响了上市的铜锣。
本科毕业于西安交大的支涛,用十年时间将酒店送物机器人铺进3.4万多家酒店,最终站在了港交所的聚光灯下。
恰逢云迹科技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的历史性时刻,一场以“一路有你——云迹和她的朋友们”为主题的分享盛会同日在深圳隆重举行。
正如锦江酒店(中国区)信息技术部总经理甘秋生在会上所言,从金融行业的理财投顾到酒旅行业的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正在改变各行各业的运转模式;高度依赖人力的服务业,也正迎来效率与体验跃升的“奇点时刻”。
云迹科技的上市表现,为这一“奇点时刻”的到来推开了具象的大门。募资约5.9亿港元,开盘大涨49.37%,报142.8港元/股,总市值逼近100亿港元,这是云迹科技上市首日交出的成绩单。
你可能想不到,躺在酒店点外卖,居然点出了一家近百亿市值的上市公司。
十年磨出酒店机器人第一股
“我从小就非常喜欢机器人。”
“我一直有个梦想:希望能有个像哆啦A梦这样的机器人陪伴着我。”
带着这个机器人梦,支涛在2014年创办了云迹科技,并在次年推出了首款机器人“润”系列(英文“Run”)。
“Run在英文里是奔跑的意思,我们希望它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奔跑者。”支涛曾这样解释。
图源:云迹科技
然而,最初进入市场时,酒店机器人还算小众。
那段时间,支涛带着团队做出的机器人敲了无数个酒店的门,得到的大多数回答是“不需要”。
但支涛并未放弃,她既做Top Sales,还做产品偏执狂。
为了打开市场,支涛亲自带队拜访客户。
图源:云迹科技
在她的带领下,云迹科技先后推出三代核心产品:“润”系列单舱送物机器人、“格格”系列双舱机器人,以及2023年发布的复合多态机器人“UP”。
其中,“UP”被视为向具身智能迈进的关键一步,其具备更强的环境感知与交互能力,标志着从单一功能机器人向通用服务智能体的转型。
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创投管理合伙人王光熙曾评价她是女性创业者中“比较少见的技术派+业务派结合的人”。
转折发生在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酒店机器人迎来爆发,云迹科技的订单开始激增。
凭借精准的场景定位,云迹科技在酒店领域建立了绝对优势。
据其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云迹科技的营收分别1.61亿元、1.45亿元、2.45亿元;毛利分别为3927万元、3916万元、1.06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4.3%、27%、43.5%。可以看出,公司营收增长的同时,毛利率也出现了显著的提升。在此基础上,云迹科技同期的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2.33亿元、1.2亿元、2756万元,持续收窄。
截至2025年5月底,云迹科技已落地超过3.4万家酒店,其中包括华住、锦江、如家、开元、洲际等头部酒店集团,这成为云迹科技此次IPO的底气,也成为其营收增长的基本盘。
在酒店场景中,云迹科技如今已经取得了绝对领先地位。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按2024年中国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市场收入计算,云迹科技以6.3%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并以13.9%的国内收入份额在酒店场景中排名第一,超过第二名至第五名的份额总和。
可以预见的是,如今成功登陆港股的云迹科技在国内酒店机器人市场将进一步确立领先地位。
5657倍认购背后
近两年让来华游玩的外国人“震惊”的“China Hotel”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当属穿梭在走廊电梯中的酒店机器人。
而这种机器人大部分都出自云迹科技。
中国堪称全球酒店市场的核心玩家之一,庞大的市场体量为服务机器人铺就了规模化落地的黄金赛道。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国内酒店数量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7%,截至2024年底已达到34.9万家。随着经济的复苏,旅游业的增长,推动住宿需求的提升,预计2024年至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9.5%,照此速度,中国酒店数量在2029年增长至54.8万家。
酒店业的强势复苏正持续释放消费者对高质量服务以及个性化体验的需求,这将进一步带动酒店机器人市场的扩张。
从全球市场来看,酒店机器人行业亦呈增长态势。
Market Research Futures在报告中指出,从2025年到2035年,世界主要市场酒店机器人市场预计将经历17.89%的复合年增长率,届时市场估值预计将达到1264亿美元。
图源:Market Research Futures
无论全球高复合增长,还是中国爆发潜力,都印证酒店机器人赛道前景广阔。
早在2023年,按酒店场景收入计算,云迹科技在酒店场景的机器人智能体市场及智能体市场中就已拿下双料全球第一,锁定了行业头部地位。
开盘大涨49.37%,市值逼近100亿港元——云迹科技的上市首日的表现彰显了市场对其龙头地位和服务机器人赛道前景的高度认可。
回顾云迹科技的上市路,堪称“一波三折后终见曙光”。
2022年冲击科创板时,遗憾止步;2025年3月向港交所递出招股书;9月IPO备案通过,终于在10月成功敲锣。
图源:云迹科技
但这并不影响云迹科技的上市之旅备受资本市场的关注。
早在招股阶段,云迹科技超额认购倍数超5657倍,认购金额超1891亿港币,市场关注度可见一斑。
毕竟,云迹科技背后聚集了中国几乎所有的顶级投资机构。
其股东阵容包括阿里巴巴、腾讯、联想创投、启明创投、携程、金茂资本等知名企业。沸点资本作为最大外部投资方,持股超过10%。
值得一提的是,云迹科技此次上市是通过18C章“特专科技公司”通道登陆港股,成为年内首家以该规则递表并通过聆讯的特专科技公司。
香港交易所于2023年推出第18C章上市机制,专门为尚未盈利但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开辟上市通道。
业内认为,云迹科技此次成功上市为同类科技企业登陆港股市场树立了标杆。
3.4万家酒店的护城河还不够深?
十年磨一剑,云迹科技的机器人已经行走了2033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约507圈。
站在港交所的支涛,其实早已放眼全球市场。
出海,已成为云迹科技未来战略的关键方向。
云迹科技在招股书中表示,目前已将日本确定为优先扩张市场,会开展针对性的营销活动,并与当地企业展开合作,根据具体需求,本地化部署产品。而东南亚市场正在进行大规模基础建设和产业增长,对于医疗、制造、快递服务等行业的服务机器人存在需求,也将是其下一个探索的重点市场。
图源:云迹科技
一直以来,酒店场景是云迹科技营收的“绝对主力”,2022年到2025年前5个月,酒店场景收入占比分别为70.1%、95.1%、83.0%、93.2%。
除了云迹科技,软银、饿了么投资的擎朗智能,如家、华住投资的优地科技,红杉中国、腾讯、美团投资的普渡科技,以及猎豹移动旗下的猎户星空等公司先后入场。主流企业多拿到了3轮以上融资,部分企业甚至融到了D轮。
如果长期依赖于酒店场景,势必会面临赛道饱和的内卷难题。
为此,云迹科技也在加速拓展服务机器人的应用边界。
支涛在上市致辞中表示:“在我们看来,科技,当以‘温暖’为盾。技术的目标绝非取代,而在于延伸——延伸人类的能力、放大人类的爱。”
如今,云迹科技已从酒店走廊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医疗、工厂、楼宇等高价值领域已成为其新目标。
据了解,云迹科技与美团外卖达成战略合作,并携手华住、锦江、如家、开元、洲际等头部酒店集团,共同推动酒店场景下的外卖配送体验升级。
通过打通美团外卖系统与云迹智能机器人服务链路,双方创新打造“外卖员+机器人”接力配送模式,高效解决了酒店楼宇内“最后100米”的配送难题。
截至最新统计,此项服务已在华住、锦江、如家等集团旗下的上万家酒店成功落地,实现了从“平台下单—骑手接单—机器人送达房间”的全程闭环配送,为住客带来更加便捷、智能的无接触服务体验。
图源:云迹科技
医院方面,截至2025年5月,云迹科技累计服务医院数量增加至150余家。落地北京协和医院、东阳市人民医院等境内外医疗机构。
工厂场景下,日前全球电子制造巨头立讯集团与云迹科技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双方将共同推进立讯集团在全球生产基地的智能化升级。云迹创新的"工厂AI智能体"解决方案将全面赋能立讯集团全球生产基地,其系统在工业环境中的卓越表现,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全新范式。
云迹科技还在通过强化学习、迁移学习及终身学习等机制,提升智能体在不同场景之间的迁移能力,以及在执行跨场景复杂任务时的可泛化能力,预计2028年下半年有望在机器人中得到大规模应用。
未来随着泛化能力的提升,云迹科技有望借此覆盖更多细分市场,向全场景机器人服务智能体公司转型,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
仰望星空者,终将脚踏实地。
云迹科技的LOGO是一个仰望星空的女孩,象征其对机器人服务未来的无限憧憬。
截至2024年,云迹科技的机器人单日在线运行的峰值超过3.6万台,年累计完成服务次数突破5亿次。
当服务机器人行业进入价值兑现期,资本化只是起点,最终还是要走进千家万户。
对于支涛和她的团队而言,上市将带来更多新的机会与视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