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原创热寂小说《巡天遥看一千河》

校园视点 原创

2025-10-21 09:25

情怀祥哥

“听说马斯克的星舰11试验成功,开启了新一代航天新纪元!”马克兴奋地说。

“嚇!马大哈又狂热了!”柔然略带嘲讽地自言自语。

“谁马大哈?”马克冲过来揪住柔然的领子,“少特么阴阳怪气的!我哈,我愿意!”

柔然甩开马克愤怒地说:“你有病啊?你哈你的,我说的是马斯克的哈粉马大哈!我自言自语也不行啊?”

“那有什么不行!你是柔然,游牧之王,冷兵器时代的黑马!”马克略带嘲弄地说,“难不成信息时代,还用你的标枪发卫星啊?”

“行了!行了!干正事吧!”组长牧微子说。他突然换了个语气问:“你们小时候迷过驴吗?”

“迷驴,迷什么驴?”二个人不约而同惊讶地问。

“嗨!看我这脑袋,你们俩都出生在大城市,别说迷驴,你们见过驴吗?”

“哎呦我测!骂谁呢?我在野三坡还骑过驴呢!”

“那就好!那就好!”牧组长笑笑说,“迷驴可能是农村孩子必干的活!农村嘛,养牛养马太费草料,小门小户又没什么大活,养头驴,既能帮忙干活,也皮实,给点草料就能养活,夏天就用一根绳子和迷绳橛把它迷出去,一般是在田间地头,找个水草不错的地方迷上,这样它就能以迷绳橛为中心,吃半径范围内的草。主人有的时候忘了,一天不换地方它也能将就,饿不死也撑不着!”

“组长你啥意思?这个故事跟我们有啥关系?”马克和柔然也不吵了,一脸懵逼的回到座位上。

“哈哈哈哈——”云夫一脸坏笑道,“你们俩就是那头驴,被老脑筋迷在了那个圈圈里!”

“嗨——你个臭小子!好像你没在那个圈里似的?”

办公室安静下来,云夫在想:还真是哈,说别人容易,细想下来,自己不也是那头驴吗?想到这,云夫起身去牧组长的办公室。

“呦呵!稀客啊!”牧组长一边招呼云夫坐下一边去倒茶,“云夫啊!有事?”

“也没什么事!就是您刚才讲那个故事,挺耐人寻味啊!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这两天的大事不断,先是王虹教授证明了挂谷猜想的可行性,接着是复旦大学团队的二维材料芯片问世,北京大学团队的基于阻变存储器芯片问世,接着是清华大学推出的玉衡芯片-大概是成像方面的逻辑算法芯片,接着是杨振宁博士去世,跟着就是马斯克的星舰11试验圆满成功……特别是清华大学的“玉衡芯片”给了我一些启示……”

“老牧你是想说,我们的赛道终点是什么?1纳米芯片?总不会是0纳米吧?”

“我不敢想!突然觉得前面就是死胡同了!”

“您讲那个迷驴的故事,是不是想说我们被自我迷失在那个迷驴场了?我测!这么一想,我的脊背有点发凉!”

“你想啊!我们卷到最后,无非是解决了10秒延迟还是1秒延迟的问题,就算快到1毫秒,那又如何?我们还是那个平面思维!”

“牧组您可以啊!开始质疑自己了?”

“我这不也是看到迷绳外还有一块玉米地,就想去捋两口!”

“哈哈哈哈——形象极了!符合你那尖嘴猴腮的个性!”

“嗨——你小子没大没小的!”

“说正经的吧!昨天我看了一个自称炉兄的跟DeepSeek聊天,说我们一直在二进制算法上卷算力,却没想到,我们的成像还是一踏糊涂,就比方说:炉兄说中国地形看上去就是一个欧了的表情包,你DeepSeek只能基于大数据作语解,而无法成像形状的地质地貌。看了他们的对话我也是困惑!”

“你看,你看,这问题不就想到一块去了吗?”

“说实在的!我这两天一直思索这个问题。昨天突然刷到了一个视频,说的是和韦神齐名的年轻数学家王虹证明了数学界百年难题挂谷猜想。”

“挂谷猜想?就是百年前日本数学家提出的长度为一的线段在平面旋转180度的最小面积。后来贝西科维奇和费弗曼都有所论证。”

“是啊!这个问题刚刚被华裔数学家王虹教授和她的同伴证实长度为3的线段在三维空间旋转的最小面积,不但证明了挂谷猜想平面的可能性,还证明了在三维空间的三尖瓣最小面积。”

“那也就是说,3的线段在三维空间旋转,有无数三尖瓣最小面积的可能性?”

“孺子可教也!”

“那也就是说,AI也可以呈现立体图像了?也就是说形中国地形图像我们也可以和用户对答交流了?”

“你小子灵光!为什么叫云夫啊?”

“当然是云时代的耕耘者了!”

“那你说我们可不可以用挂谷猜想的三进制思维,开发图形图像逻辑算法的可能性?”

“我看可以!”

“那这样!你成立个挂谷猜想三进制逻辑小组,着力这方面的研究!”

“对了牧组,我在想:算力是什么?不就是我们驯服电子的计算能力吗?从28到14到7纳米,甚至3纳米,无非是在面积无限小的平面上驱动最大规模的电子激发计算的最大能力。那这种计算可不可以换到更大数量的光量子身上?”

“这个有潘教授他们正在研发,而且取得了三千比特的突破,你就别操心了!”

“我是觉得在趋近超低温近于热寂状态下驱动量子计算,和我们榨干电子算力也没什么区别?”

“过分了!你个小屁孩!还敢质疑前辈的辛苦付出!”

“得得得!我去圈里吃草了!您有事喊我!”

云夫走后,牧微子不由得乐了:“臭小子!有悟性!走出电子迷驴场,可能又陷入量子迷驴场,总之这拉磨的活是逃不掉的!”

云夫回到工位,突然想起芝加哥分子工程学院利用磁铁在室温下使半导体内粒子实现量子纠缠,那也就是说,量子研究也可以进入常态化。想到这,云夫给牧组长发了一条微信。

牧组长看到微信会心的笑了!或许不久的将来,人类可告别电子压榨算力时代,实现量子柔驯算力!不由得哼道:“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我愿做一只小羊,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轻的打在我身上……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