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粒种子到一片绿意”银杏园社区农耕文化传承人活动

华夏青少儿频道 原创

2025-10-20 21:16

金秋十月的阳光洒在银杏园社区和谐人口文化广场,10月19日,四川省成都市天回镇街道银杏园社区关工委开展的"从一粒种子到一片绿意"农耕文化传承人活动准时启幕。多位孩子雀跃着围拢在"共享菜园"边,他们放下手机和平板,鼻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触到泥土的潮湿气息。社区园艺达人把铁锹、锄头、小耙子一字排开,用带着泥土味的故事把"开垦第一课"讲得活色生香:铁锹要像朋友一样握手,锄头下去前要先弯腰问好,孩子们听得眼睛发亮,仿佛手里的工具瞬间有了生命。

真正的高潮随着"银龄志愿队"的到来而掀起。十多位志愿者阿姨们像护雏的老燕子般走到孩子中间。"小乖乖,草要捏住根,才不容易再长!"一位阿姨一边说,一边握住孩子的手,教他识别杂草与菜苗。铁锹与稚嫩的小手一起一落,板结的土地被翻开,潮湿的泥香冲出来,像储存了整年的阳光。孩子们开始还嫌脏,后来干脆甩掉手套,争着把蚯蚓捧到手心仔细观察;阿姨们笑得眼角堆满褶子,仿佛看见以前在公社田里插秧的自己。两代人的汗水落在同一块土壤,瞬间就被大地吸收,却留下滚烫的传承。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原本杂草丛生的荒地彻底改头换面,土粒被翻耕得细如筛过的面粉,一脚踩下去,松软的地表轻轻下陷,像在给人们回应一个温柔的拥抱。阿姨俯身抓起一把泥土,在掌心慢慢捻开,向孩子们展示什么叫“刚刚好”——指缝间能聚起一团,松开又能自然散落,这才是土地最易苏醒的状态。志愿者与孩子们拉钩许下“绿色约定”:等到土地被养得蓬松油亮,再一起播下第一粒种子,收获时包一顿“丰收饺子”,让今天的汗水在舌尖上开花。此刻,种子仍在袋中沉睡,却无人心急——因为孩子们已懂得,真正的农耕从学会等待开始。

活动在大合照的快门声中落幕,孩子们的小腿沾满泥点,却没有人急着去擦;阿姨们捶着腰,脸上却挂着比阳光更亮的笑。今天,我们不仅开垦出一块地,更在每个孩子心里播下一粒敬天惜粮、尊老敬贤的种子。它会在未来某个黄昏,悄悄破土,抽枝,开花,长成连接城市与土地、童年与银年的参天大树。银杏园社区也将以此次农耕体验为起点,持续深耕"一老一小"互动品牌,让共享菜园四季常绿,让文明家风代代相传。

图文:宋显梅

编审/发布:陈孝明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