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牛苗林《满庭芳·养老院送爱心感怀》评析

军歌嘹亮 原创

2025-10-16 21:15

满庭芳·养老院送爱心感怀

       庭树冰封,铁砧声断,暮风暗啮棂窗。残灯照壁,倦影补棉装。犹记春盘荐酒,冷烟绕、稚女牵裳。争知我,昏眸辨雁,清泪湿羹凉。

       怆然,惊岁晚,琼钗坠雪,鸾镜蒙霜。剩空阶、苔痕漫掩苍茫。最是鸦啼透幕,三更雨、点滴穿肠。殷勤盼,承欢膝下,彩服戏萱堂。

【评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诗人牛苗林的新作《满庭芳·养老院送爱心感怀》,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与深刻的思想内涵,为我们奏响了一曲关注老龄群体的温暖乐章。

       这首词宛如一面明镜,清晰地映照出老龄群体的生存困境,深刻揭示了在物质关怀之外,精神赡养方面存在的巨大缺口。它宛如一声振聋发聩的警钟,促使我们认真思考:如何为那些看似失去“生产力”的个体灵魂找到安身之所,让他们在生命的暮年拥有有尊严、有温度的归宿。它更像是一座灯塔,引导社会各层将目光投向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为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词的开篇,“庭树冰封,铁砧声断,暮风暗啮棂窗”,诗人以灵动之笔,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维度,勾勒出一幅寒冷、寂静且略带阴森的画面。“冰封”的庭树、“声断”的铁砧、“暗啮”的暮风,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被时光遗忘的角落,为全词奠定了哀伤的基调。紧接着,“残灯照壁,倦影补棉装”,一个孤独疲惫的身影跃然纸上,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寂感。然而,这份冷寂并非终点,而是唤起我们关注与行动的起点。

       诗人巧妙运用对比手法,“犹记春盘荐酒,冷烟绕、稚女牵裳”,回忆往昔春日阖家欢聚的温馨场景,与当下的孤独凄凉形成鲜明对比。这对比如同一束光,照亮了老人内心对亲情的渴望,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他们如今的落寞与哀伤。“争知我,昏眸辨雁,清泪湿羹凉”,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将老人思念亲人的悲苦之情刻画得入木三分。每一个字都饱含着老人的深情,也激励着我们去填补他们情感上的空缺。

       下阕中,情感愈发深沉。“怆然,惊岁晚,琼钗坠雪,鸾镜蒙霜”,以“琼钗坠雪”“鸾镜蒙霜”形象地描绘出时光流逝、容颜老去的无奈。“剩空阶、苔痕漫掩苍茫”,空阶与苔痕的描写,增添了荒芜、寂寞之感。而“最是鸦啼透幕,三更雨、点滴穿肠”,借景抒情,乌鸦的啼叫和三更的冷雨,声声入耳,如针穿心,将老人内心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但这痛苦并非毫无价值,它是我们改善现状的动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催化剂。

       结尾处,“殷勤盼,承欢膝下,彩服戏萱堂”,直接抒发了老人渴望子女陪伴、享受天伦之乐的愿望,使全词的情感达到高潮。这不仅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老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亲情的渴望,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它激励着我们以实际行动,为老人送去温暖与关怀,让他们的晚年不再孤独。

       整首词情景交融,情感真挚,艺术感染力强,用典贴切。它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关注老年群体的心灵之门;又似一座桥梁,连接起社会与老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让我们以这首词为契机,积极行动起来,用爱与关怀为老人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岁月的长河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尊严。

诗人简介:牛苗林,古典诗词爱好者,籍贯河南南阳社旗人,现居南阳市。郑州大学毕业,从业省直机关公务员、平安银行等岗位。龙风文学院十二期学员毕业,望岳雅集诗词学校教官。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华夏诗社副社长。作品见《金榜头条》《都市头条》《顶端新闻》等媒体平台。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