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套《网红》学术丛书重磅面世!深挖“成名”背后的流量逻辑与时代情绪

正观特稿 原创

2025-10-16 16:30

郑报全媒体记者 刘鸿桥


从“拉面哥”的一碗乡愁,到“鸡排哥”的市井烟火,网红如潮水般涌来又退去,在流量高速迭代的赛道上,留下一串串值得深思的问号:我们该如何穿透现象,看清“网红”背后的社会肌理与运行机制?在热度之外,他们如何被塑造、被观看、又被遗忘?

近日,这一系列问题有了系统性的学术回应。国内首套聚焦“网红”现象的学术著作——《网红》丛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正式推出。该丛书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吴志远副教授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导彭步云博士联袂撰写,从互联网发展史与“资本—劳动”双重视角,深入剖析网红现象与中国互联网变迁之间的内在关联。

《网红》丛书共分两卷,构建起从历史回溯到现实洞察的完整研究框架。

据介绍,吴志远,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广播电影电视系主任。研究方向包括媒介与社会、媒介技术哲学。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专著《超越主体主义》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入选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青年创新人才工程、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计划,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

彭步云,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现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数字劳动、媒介与社会。在《当代传播》《新闻与写作》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教育部及河南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上卷《媒介记忆与网红变迁》以时间为轴,梳理不同时期网红群体的典型特征与个案命运,重现他们从“意外走红”到“转型求生”的全过程,并从媒介记忆的视角,探讨网红现象背后的社会心态与文化意涵。

下卷《声誉工厂与数字劳动》则聚焦当下,当网红的成名从“偶然”走向“必然”,当个人表达被系统性地纳入内容生产流水线,作者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指出:网红及其内容已进入标准化、批量化的“声誉工厂”模式。这一模式,正悄然重塑着中国互联网的生态与发展路径。

两位作者表示,希望本套丛书不仅能填补该领域系统性研究的空白,也为观察当代中国互联网社会提供一扇新的窗口,助力相关学术研究与行业实践的深化。

统筹:石闯

编辑:程子鑫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