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力健卖水饺 张京康的“胃口”救赎
记者丨张飞涛
实习生丨钟嘉
出品丨鳌头财经
“专业老人鞋,认准足力健”,这句曾响彻大江南北的广告语,见证了创始人张京康的传奇与救赎。
深陷债务危机的张京康没有沉沦,而是开辟新赛道,转身卖水饺。目前,他已在郑州开出30余家门店,并定下2026年河南省内开千家门店目标。
卖水饺是开始,张京康的终极目标是形成覆盖老年人鞋、服、用、食四大需求的业务生态。早在2019年,张京康就已制定了这一战略
这是张京康的一次自我救赎,也是一场输不起的翻身仗。
卖老人鞋,跌落神坛,卖水饺,张京康能走出一条适合老人的“胃口”的路吗?
“老人鞋王”神话破灭
在中国老年消费市场,张京康曾创造了传奇。
张京康较早步入社会、历经磨砺。2000年北上打拼,从事销售,6年间,从基层销售员成长为欧姆龙市场销售总监。
2013年,张京康回山西老家过春节时发现,村里一些老人因脚部变形、足弓塌陷,难以买到合适的鞋子。他萌生了做老人鞋的念头。
经过一番调查,他发现老人鞋是个空白市场,遂决定创业。
什么样的鞋子才适合老人?张京康下了一番功夫。走进社区,与老人聊天,仔细观察老人的脚,就这样,他收集了数千名老人的脚型数据,并据此研发出专业鞋楦。后来,他还获得了458项老人鞋专利。
张京康与青岛双星合作。2014年,超轻便、超防护、超防滑、超护踝、超透气、超缓震的“六超老人鞋”问世,第一年就卖出了40万双。这让张京康信心倍增,他认为,老人鞋市场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2015年,张京康单干,在北京成立北京孝夕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打造“足力健”品牌,全面进军老人鞋领域。
2016年,张京康豪掷2亿元将“足力健”搬上央视,知名演员张凯丽和“专业老人鞋,认准足力健”8个大字频繁出现在荧屏上。
明星+央视的传播效果显著,足力健老人鞋逐渐热销,张京康趁机大举扩张。因为代工厂产能难以满足迅速增长的需求,张京康决定自己生产,他要“大干一场”。
一方面,2018年11月,他在河南睢县投资60亿元建设足力健老人鞋幸福小镇产业园项目。项目占地3000亩,包括120条生产线、13个配套工厂,制鞋年设计产能达3.5亿双;另一方面,加快门店扩张速度。2019年,足力健全国门店数量达到5000家,2020年6月,足力健门店规模猛增至7420家,几乎遍及国内所有县级市。
足力健的营业收入快速增长。2017年营业收入6000万元,2018年达18亿元,2019年飙升至40亿元。
短短几年,门店从0到7420家,营业收入成倍增长,足力健成为当之无愧的“老人鞋王”,张京康一时风光无限。
然而,就在张京康高歌猛进式扩张之时,风险不期而至。
2020年开始,足力健销售萎缩,库存压力大增。目前,足力健门店只有3000家左右。
张京康也深陷财务危机。根据中国企业家报道,足力健每年有70%—80%收入用于还债。2023年还债1..8亿元。截至2024年底,还有7亿元左右债务。
困境中艰难求生
张京康缔造的足力健传奇跌下神坛,与激进扩张、产品质量、市场竞争等直接相关。
产品质量问题对足力健的影响是致命的,足力健因此诉讼缠身。
根据公开信息,2019年8月,江苏邳州市64岁老人袁玉华穿着足力健老人鞋在一超市门口下台阶时脚滑摔倒骨折,遂将足力健及代言人张凯丽告上法庭。双方协商后,袁玉华与足力健签订协议书,厂商“基于人道主义精神”赔偿1.2万元。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足力健“防滑”宣传的广泛质疑。
当年,福建、江苏、安徽等多地市场监管部门相继通报足力健产品质量不合格,涉及“底墙与帮面剥离强度不合格”“外底耐磨性能不达标”等问题。
2020年11月,湖北省市场监管局抽查中检出泉州星美健鞋业生产的“足力健老人鞋”等4批次产品,“帮底剥离强度”不合格。
2024年11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7批次不合格老人鞋抽查情况,足力健老龄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足力健”轻便夏凉鞋位列其中,涉及的问题包括鞋底过度磨损变形、影响舒适感和防滑性能等。
目前,针对足力健产品质量的投诉依然不少。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消费者投诉足力健的产品质量,主要包括鞋子磨脚,穿了一会脚部歪斜、舒适度极差,穿了两个月开胶,鞋面皮子硬且两只鞋后帮高度不一样,穿61天断底等。
频频发生的产品质量问题,让老人群体对足力健产生了信任危机。
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欠税,张京康及足力健负面问题缠身。
2025年3月22日,足力健因涉嫌虚假宣传和不正当竞争,被处以3100万元的罚款。6月份,国家税务总局商丘市税务局、睢县税务局公布的欠税公告显示,足力健鞋业、足力健人力存在欠税情况,其中,足力健鞋业欠税余额1592.35万元。
据报道,2021年至今,足力健鞋业收到限制消费令17次,涉案总金额1.84亿元。2020年以来累计发生欠税总金额4009.02万元。北京孝夕阳科技已被执行33次,被执行总金额约6.22亿元。
张京康个人同样深陷困境。他背负56起诉讼,还被法院多次下达“限制消费令”,沦为“老赖”。
尽管深陷困境,但张京康仍在艰难求生。
2024年,张京康重金签约凤凰传奇代言,向年轻消费者传递“送长辈选足力健”理念。
2025年6月,足力健在贵阳举行2025年冬季爆品订货会上,提出要坚守初心,回归经营。9月9日,足力健联合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发起的 “爱老公益行动” 第一站正式落地山西省三泉村。
鳌头财经注意到,足力健仿冒鞋横行,叠加斯凯奇、骆驼、奥康、红蜻蜓等国内外品牌纷纷发力老人鞋市场,且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足力健的市场被蚕食,生存日益艰难。
卖水饺自救充满挑战
张京康开辟了新的赛道,试图通过卖水饺自救,但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足力健深陷困境,张京康为何苦苦支撑?分析人士认为,足力健产品解决了部分老人的痛点,有一定的市场。此外,作为最先进军老人鞋领域的足力健,仍然具有品牌影响力。
也正因为如此,张京康依托足力健品牌转换新赛道,开卖有机食品,目标人群依然是老年人群体,形成“一个品牌多种品类”运营模式,试图在鞋类品牌之外打造第二增长极。
依然是从河南郑州市场起步,2025年6月,“足力健有机食品会员店”陆续出现在郑州街头。目前,门店数已经超过30家,还拓展至许昌、漯河等地。
其实,从2023年起,张京康已经着手布局有机食品,2024年5月,足力健在郑州开出了第一家有机食品店。
目前,上述门店主打有机食品、五谷食品、健康食品和健康用品4大类,基本上契合老年消费群体及消费心理。
与普通食品门店不同,足力健食品门店采取会员制,充值300元、600元,享受不同的产品折扣。公开信息显示,截至8月底,门店会员规模已达8万。
卖有机食品,张京康是有“野心”的。他的目标是,到2026年底,河南省内门店规模达1000家,单店年收入1000万元。门店采取直营+联营模式扩张,在豫、鲁、京、沪、苏、浙、川、粤等8省市主要采取直营模式,其他省份以合伙人模式为主。
不过,足力健的有机食品门店尚处于促销引流阶段。4.9元一贷的水饺、9.9元8支糯玉米等,SKU超200个,对老人群体有较大吸引力。
除了线下,足力健线上布局也同步展开,“足力健有机食品”官方小程序已开通,并通过抖音旗舰店直播、团购等方式进行销售,形成线上矩阵式规模。
足力健有机食品均采用代工生产,合作方包括慷达食品、泰山亚细亚食品等,足力健专注品牌塑造与渠道建设。
中国的银发群体不断扩大,银发经济市场也将不断扩大。但是,银发消费需求将从“养老刚需”向“品质享老”升级,老年人更追求健康美味。
分析人士认为,跨界老年食品健康赛道,足力健的路走对了,但是,这一赛道的路并不好走,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足力健采取代工模式,针对老年群体,如何平衡品质与价格,将面临较大挑战。
足力健老人鞋,未能留住老人的心,4.9元一袋的水饺,能满足老人“胃”吗?
